加倍努力使黎巴嫩摆脱暴力。这是马龙礼的宗主教斯菲尔枢机主教在上主日25日举行的弥撒中发出的呼吁,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信友参加了这台弥撒。
貌波总主教告诫,民主改革不能保证冲突必定会结束。他说:「和平必须经由缓慢且持久的对话过程才能达成,包括针对缅甸少数民族的政治解决之道。」
相遇的艺术应胜过冲突的策略,战争的怒吼应化为和平的歌声。为实现这局面,当权者应坚决果断地为和平,而不是为自身利益服务,这很重要。不可再以众多人的性命换取少数人的利益了!
“以天主的名义,我恳求结束”震荡中东的“暴力悲剧”。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念天皇后喜乐经的机会上发出的上述呼吁引起了广泛的回响。教宗吁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加强为再次开启和平谈判而进行的努力。
答:缺乏内在、心灵的平安,人放不下武器,就会不断起冲突,到处都是战争的后果。我们无法将社会祥和、世界和平与全副武装的人联想在一起。他们不拒绝盘距于心的暴力,心中丝毫没有温良。
耶稣降生地白冷能顺利庆祝圣诞,但圣地的其它地区,在普世欢腾同庆救主诞生的时刻,却继续受到战火和暴力的蹂躏。以色列军和巴勒斯坦人游击队在圣地的冲突,给那里的居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和悲伤。
容格牧师表示,信义宗「秉持大公合一的责任感」庆祝宗教改革事件的周年纪念,致力於「信义宗教徒与天主教徒的修和,在世界许多因冲突与暴力而分裂的地方为正义、和平与修和奉献心力」。
我的心思特别转向那些世界上这么多冲突的受害者,首先,是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以及在乌克兰的冲突。愿复活的基督为那些地区饱受蹂躏的人民,开启一条和平的道路。
这份以2006年至2009年为研究期间的报告,显示了各国政府倾向采取日益严格的法规,并且对信徒、特别是基督信徒施行的暴力或敌意的现象越来越多。有20亿人不易实践一种宗教信仰。
各宗教持有不同的信仰传统,但差异不是导致冲突、争端或彼此疏远及冷淡的理由。我们既不要调和主义,也不要相对主义,却只是并肩祈祷,彼此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