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阿姨家这两位热忱侍主的女儿朱建薇和朱乐薇两姊妹便满怀信德,将这事传扬了出去,由于时人大都理性,村里人有说她们疯了的,有说她们讲神话的,有说她们脑袋瓜儿进水了的,有说她们烂心肠恨不得母亲早死了的,其中尤其是外教人
服务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到,天主赋予这些孩子的是另一种恩宠——用他们闪亮的灵魂温暖我们铁石般的心肠。
听告解者必须经常寻找宽恕之路,以父亲的心肠接纳罪人,绝不斥责他们。凭信德坚信罪过已被消除每位悔改的信徒在神父赦罪後,都能凭信德坚信他的罪已被消除。教宗表明:他可坚信他的罪不复存在!天主是全能的。
但是四奶的心肠特别好,有什么好吃的都爱给我们吃。记得1977年的冬天,我母亲摔伤了腿。那时候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哥哥姐姐在外地上学,家里只有我们姐弟三个。
即便面对敌人,更需要一副仁慈的心肠。正如道家所弘扬的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耐心,才能攻克坚如磐石的仇恨。宗教予人的无非是悲悯与同情。
教宗说:「我们司铎有如贫穷人,我们渴望在施舍赈济,触碰乞讨者的手,注视他们的眼神时,拥有那贫穷寡妇的心肠。我们司铎像是巴尔提买,每天清晨起床时,祈祷说:『主,叫我看见。』
司铎应能深刻领悟亚马逊地区的需求,他们的要理讲授不必过于学术化,而应以传教精神和牧者的心肠来进行。
(哥3:14)‘谁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若一3:17)因此,公益慈善,服务社会是圣教会的本质特征,也是优良传统。”
教宗引用了《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邀请众人思索:「我们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彼此交织、互相扶持,他们经常遭到遗忘,不会出现在报章杂志的版面上……多少父亲、母亲、祖父母和老师以日常不起眼的举动向我们的孩子展示如何借由调整习惯
这篇访谈以《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为核心,显示了教宗对家庭和受苦人的关怀。今天我们介绍访谈的第三,也是最后的部分。对教宗方济各而言,灵性上的父亲身份很重要。司铎如何能成为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