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宗徒大事录》也记载了阿纳尼雅和他的妻子撒斐辣的恶表:这对夫妻卖了自己的田地後,假装将所有收益都交给宗徒,实际上却私下扣留了一部分;这行为叫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即死亡。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路加福音》的慈善撒玛黎雅人为题,勉励我们把爱近人的教导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像那位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与苦难者共患难。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离开孟加拉国前,教宗於12月2日上午私下探访了在达卡的德肋撒修女爱德之家,问候并拥抱了在这里得到修女们照顾的孤儿、年长者和病患。
在旧约的记载中,他是厄肋阿匝尔家族阿希突布的儿子(撒下8:17;编上24:3),在达味与撒罗满的王朝中担任大司祭(撒下20:25;列上4:4)。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称玛利亚玛达肋纳是新而最大希望的使徒。教宗表明,我们的天主并不呆滞;祂梦想改变世界,且藉着复活奥迹予以实现。
这是教宗方济各7月10日在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反思当天福音(路十25-37)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形象时所强调的。
在赴渣滓洞、白公馆参观期间,先后参观了渝中区若瑟堂、江北德肋撒堂,在江北德肋撒堂参观时,代表团一行一边参观,一边了解教堂规范化管理、自养问题的实践探索、特别了解教堂婚礼服务方面的具体举措、爱国爱教优良传统教育的具体实践
信德网据亚洲新闻讯继接替一九九七年安息主怀的会祖真福德勒撒修女的前总会长尼尔玛拉修女后,玛利·普雷姆修女成为第二位领导仁爱会的长上。
张罗撒老人去世已有10年了,但她那爱主爱人、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老人很爱天主,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床,吃过早饭就去教堂参与弥撒,晚上还要进堂,天天如此。
我的主保圣人小德肋撒是我们学习服从的榜样。她从十五岁进修院,到二十四岁离世,其心路历程都反映在她所写的《一朵小白花》中。她从当初学生到任初学生的神师姆姆,始终克己忍耐,谦卑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