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是圣西满及圣犹达宗徒庆日,弥撒福音叙述耶稣召选门徒,建立教会(路六12-19);读经则描述教会有如建筑物,靠着耶稣这块建筑物的角石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弗二19-22)。
教宗赞许他们是个「活泼的教会」,懂得「不分宗教或种族」关爱众人,「努力在各自的家庭、团体,以及更广阔的缅甸社会内撒播治癒及修和的种子」。
“我对你们说这些话,好使你们在我内获得平安。……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平安是精神上的稳定状态,是工作得力的表现,也是成功的条件。
福音的面容教宗的原声搭配历代伟大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来讲述多位福音中的人物,即讲述耶稣与许多人的相遇。
在十字架的顶端有块牌子,上面写着INRI的字样,这四个字母是拉丁语IesusNazarenusRexIudaeorum的缩写,意为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纳匝肋人耶稣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玛窦福音11章耶稣曾说:“来吧,所有受苦和背负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吧!我将使你们安息。背上我的轭,跟着我学,因为我是良善心谦和的,这样你们会得到心灵的安宁。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
教宗方济各7月9日中午在诵念三钟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耶稣的这句话。教宗表示,每当事情不顺时,即使难以应对,我们也要走出自己,跟随上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这相遇中我们并非单独地与耶稣在一起,此时也有天主子民、教会,以及青年和长者,就如《福音》所记述的那样。
人不可能死而复活,所以耶稣就一定没复活。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耶稣是生命的源泉,祂将生命赐予那些全完信赖祂的人。当天主日福音记述耶稣治好患血漏的妇人和复活雅依洛的女儿(谷五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