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耶稣圣心会50余名修女,牛修女亲属,湖北老河口市本堂神父,凤翔教区三位神父及宋家村、宝鸡南关堂区教友,圣母会修女、西安南堂神父、教友,三原教区神父教友等100余人前去吊唁并送葬。
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
埋葬那天,教友们有的送花圈,有的送挽联,堂区天神音乐会也来了,一千多名教友聚集在一起,胸佩白花,自动组成送葬队伍,十字架开路,神父修女在前,刘喜和几个年轻教友拉着灵车(按内蒙古当地风俗出殡拉灵车是孝子的事
[page]早上9时,在十字、吊炉、蜡杆的带领下,由14支乐队,4支锣鼓队、兴平市唱经班、教友方队,修女方队,和神父方队所组成的送葬队伍。
至於纳因城的寡妇,耶稣遇见这名寡妇和她年轻独子的送葬队伍时,对这母亲动了怜悯的心,上前对她说:「不要哭了。」然後,耶稣按住棺材说:「青年人,起来吧!」教宗指出,这两段福音章节都蕴含「由心到手的旅程」。
6天后的4月8日,在其世纪葬礼上,人群不但自动地打出了立即封圣的大幅横标,而且几十万送葬的人们为他们所敬爱的若望•保禄二世一次次鼓掌欢呼。
教宗举出的第三个例子是耶稣在纳因城遇到的寡妇的独子;那时,送葬队伍正打算埋葬这「死去的青年」。教宗强调,「耶稣怜悯这母亲,而非这青年。多亏他的母亲,这青年才获得奇迹、复活了。」
长长的街道上,旗帜飘摇,乐曲哀婉,身穿紫色祭衣的神父面容凝重,目光执着,带领着长长的送葬队伍行走在大街上,犹如缓缓走向上主的台前。
在文化大革命时,念经是不可以的,母亲还是我行我素,她自己带了饭,带了蜡烛,帮人家送善终,送葬念经。我家后面有一个瞎眼婆婆,一个人很可怜,母亲一直送饭给阿婆吃,给她换洗衣服,搞卫生,为阿婆念好多经。
临终时,教会还为其安排四个晚上念通功经,举行追思弥撒等,出殡那天600多教友为他送葬。仁爱之家收留了两位以乞讨为生的老人,一人65岁,是仅一米高的侏儒,一人74岁,双目完全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