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肋撒修女生平:德肋撒修女1910年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诞生,父母是阿尔巴尼亚人,原名依搦斯·龚霞·博雅舒。19岁进入洛雷托女修会,不久被派往印度的山城大吉岭。
圣女年仅15岁就决定加入加尔默罗会,由于年纪过轻,破格得到良十三世教宗的特准,入会后取名耶稣婴孩德肋撒。
但是德肋撒嬷嬷来了,德肋撒嬷嬷给无人送终的垂死之人送终,给他们清洗伤口,给他们准备担架,握住他们的双手,陪他们说话,让他们在最后的瞬间,能够带着同类的体温离世;能够恢复人的尊严,作为一个人而离世。
我猜想依撒伯尔的家应该很大她和匝加利亚的祈祷整个屋子没有装下上主看到了于是,新的生命开始萌芽我猜想依撒伯尔的家应该很大远道而来的玛利亚和腹中的胎儿带着赞美带着祝福在这里欢喜地住下我猜想依撒伯尔的家应该很大一间住着温柔和善良一间住着正义和豁达一间住着虔敬与忠诚一间住着恩宠和接纳依撒伯尔的家真的很大两千多年后还有那么多人依然在仰望它依然在向往它依然能看到它
皈依的撒玛黎雅妇人立即开始了她的宣讲,而她的福传也硕果累累:城里有许多撒玛黎雅人信从了耶稣。圣经原文的记载明确告诉我们,之所以有许多人信从了耶稣,就是因为撒玛黎雅妇人的作证。
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率美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德肋撒修女的葬礼。希拉里·克林顿曾经两次会晤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天主教修女德肋撒。
为纪念“穷人的母亲”及“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诞辰百周年,9月14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印度驻联合国这个组织的常任代表在法国巴黎共同举办纪念活动。
10月7日晚在罗马市中心的圣母圣堂举行了一场慈善音乐表演会,预先庆祝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于19日被册封为真福。这项活动由国际音乐协会主办,题名为“向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献礼”。
导读:撒玛黎亚妇人经过冷漠、尊重、接纳、皈依、福传五个阶段,最终揭示了皈依源自人内心对天主的永恒的渴求。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是每个基督徒都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面对需要伸手援救的人,司祭和肋未人却那么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撒玛黎雅人不仅停下脚步为其包扎伤口,而且还细心照顾了这陷于危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