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灵魂的冲突,精神对现实的超越,人格心理与生命潜能的发挥等等,都是书中探讨的问题。倡导有灵性的生活方式,激励自我,维护人性尊严为该书的宗旨。一般人凭着本能追求愉悦,拒绝苦作。
当天取自《雅各伯书》的第一篇读经也要人警惕对权力的欲望和摧毁他人的嫉妒心。这也是给今日教会的讯息。世俗总是在谈论谁最有权发号施令,耶稣则表明祂来「是为服事人,而非受服事」。
当欲望产生时,再大的胃口都无法填满。然而,贪多的结果真的快乐吗?真的是最好的吗?学习接纳自己拥有的一切,从欲望的无底深渊中得到释放与自由。
人的弱点之一就是贪欲,欲望的深渊就会让人失去对生活的感受,生活在我们的眼里是灰色的,生活的内容就是金钱和名利,生活的本身是没有美感可言的。
贪婪是一剂毒药,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拥有了稳定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安逸,拥有了安逸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只要你的欲望没有尽头,就永远不会快乐。人生哲理,知足者常乐。
我们必须认识和学习原住民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取代利润的不羁欲望;这种欲望会造成自然资源枯竭,伤害人民的尊严。教宗最後总结道,巴西教会每年都在四旬期进行友爱运动。
他说:“我现在知道天主用这一切吸引我到祂身边,使我远离世俗的欲望。”他感受和了解到基督徒对罪的宽恕的理解,这也是把他从生命中的黑暗时期拉出来的关键。
首先是对“权力”的欲望。
而对于动物类,诸如狗和猪而言,有的只是动物中性单纯的生存本能以及出自本能最低级的生存欲望和肉欲。那么,在耶稣这个比喻中的人,为什么偏要把祭献的圣物和珍珠扔给狗和猪,引发一场明显不相称的冲突呢?
住的楼高了、房子大了,未必幸福指数就直线上升了,因人类的欲望和心灵的追求是无限的。这也常使那些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人们和达不到欲望的人们感到沮丧,甚或终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