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起,书就对我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人常说,见钱眼开,而我却是见书痴迷,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即便是看到被撕掉的一页,都当成宝贝,要反反复复看上几遍。直到现在,只要见到一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出生在天主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教友,但因特殊时期教堂封闭,所以信仰知识懂得很少。90年代初的一个主日去教堂参与弥撒,老会长送我一份读物,他说:“这是
从我记事起,就发现家里有很多“信德”的书籍。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图画圣经》,画面生动,色彩艳丽,通俗易懂,每年寒假暑假都会重温一遍,每次都意犹未尽。《圣人传记》也
慕道之初就看过“信德”,代母给我的。后来常去教堂参与弥撒,偶尔从神父那里拿几期回来看。2011年,好友德兰从“信德”邮购了一套1999至2010年的“信德”合订本。每逢遇到好东西,她
向我推广“信德”的人是我的大姐崔瑞琴。我在1999年初单位内退后进入教堂,开始度信仰生活。其实我是从小就领洗的教友,文革前也跟着妈妈参与弥撒念经,经过十年动乱,教堂关闭,信
1998年,作为修女的我正在陕西神哲学院学习。对于知识匮乏的我,这无疑是最好的契机。如果在神哲学院里对学习的渴求用“贪婪”形容,那我在阅览室内对“信德”的喜爱当要用“钟情”
虽然接触“信德”只有一年零两个月,但我在用心感受它的吸引力。“信德”不像一些时尚书报,花哨、华丽、吸睛、刺激、内容劲爆。反而像一朵山野小花,朴素至极。她用最简单平顺的
1999年2月28日,我在献县教区主教座堂领洗成了一名基督徒。之前,我没有进过教堂,更没有参加过慕道班,是“信德”引领我走上了归依之路。我当过兵,做过乡镇干部多年,其实对天主教
城关镇是浙江德清县的老县城,紧挨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莫干山山麓,清澈的溪水穿城而过,流向浩瀚的太湖。虽说气候适宜,风景优美,但信主的人只有八九个,还是外地迁入的居多。按
1996年,我的叔父庞峻山神父在呼市任内蒙古神哲学院院长。定期将修院读过的“信德”、信德丛书捎回来,并在信上嘱咐“多看圣书,多读教会报刊,信德才能坚固”。那时我在乡村一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