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李向平教授发表论文:中国当代宗教的慈善特殊意义
2019-05-21

中国当代宗教的慈善特殊意义(概要)——从佛教经济的“社会性”谈起上海宗教大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李向平教授一、佛教经济之问题缘起常言之宗教世俗化,其紧密联系的大致是两个意义:一是以非神圣化的形式界定世俗社会的结构意义,不再以公共权力的形式直接涉及宗教问题

中国21日将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2010-04-20

国务院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圣座:打击非法资金流动需要各国合作
2019-05-19

为这“毁灭性的后果”付出代价的往往是那些最贫困的人,因为非法资金流动窃走了“公共支出的资源,削减了可用于私人投资的资金,以及夺走了发展中国家用来提供公共服务、资助减贫方案和改善基础设施而急需的资源”。

英国:基督徒在信仰和工作间的两难抉择
2012-09-13

他认为佩戴十字架不是一个来自圣经的规定,他指出,同性伴侣也应有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然而,天主教会和英国教会的领导人都表示在英国的公共领域,基督徒在是不受欢迎的,他们有被歧视的嫌疑。

罗马市政府将改善城市环境,迎接慈悲禧年
2015-08-15

为迎接禧年和朝圣者,罗马市政府将展开修整道路工程,提升各大殿周围区域的品质,改善公共交通设施。

菲律宾:神父拍摄纪录片获美使馆新闻奖
2011-12-12

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于一九八八年设立该奖,旨在纪念贝尼尼奥·阿基诺(BenignoAquinoJr.)在新闻和公共服务的成就,以及前总统科拉桑在加强国家民主体制方面的贡献。

欧洲各国纷纷举行为海啸死难者默哀3分钟活动
2005-01-06

在德国慕尼黑,公共交通工具此刻停止了运行,连正准备上车的旅客们也都驻足默哀。在柏林,教堂钟声起,街上的人们都停下了脚步。联邦议院等公共机构前面降下了半旗。

浅论宗教期刊的“社会认同模式”
2006-10-14

在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中国教会代表团的答谢晚宴上梅康钧牧师(右)向黑穆斯特拉牧师赠送礼物摘要  本文拭以社会学层面,分析宗教期刊在社会情境行动中传播责任及其定位,促进更多的受众认知宗教置于社会、人群中和睦、和谐、和解之关系,积极宗教期刊公共价值观及传播互动效应

法国:马赛召开第六届世界水论坛,圣座代表出席
2012-03-14

本梵蒂冈电台做了以下摘要报导: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中,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公共良心」的需要,体认「使用水」是所有人的普遍权利,不能有歧视或差别待遇。这份通谕中,有一部份专门讲述自然资源的平等共享。

浅论宗教期刊的“社会认同模式”
2006-10-13

杂志主编梅康钧在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中国教会代表团的答谢晚宴上梅康钧牧师(右)向黑穆斯特拉牧师赠送礼物摘要  本文拭以社会学层面,分析宗教期刊在社会情境行动中传播责任及其定位,促进更多的受众认知宗教置于社会、人群中和睦、和谐、和解之关系,积极宗教期刊公共价值观及传播互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