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深受印度、阿尔巴尼亚和世界各民族、各宗教信仰的人们爱戴。
天主教的印度德肋撒姆姆(MotherTeresa)也入选其中。
但是德肋撒嬷嬷来了,德肋撒嬷嬷给无人送终的垂死之人送终,给他们清洗伤口,给他们准备担架,握住他们的双手,陪他们说话,让他们在最后的瞬间,能够带着同类的体温离世;能够恢复人的尊严,作为一个人而离世。
圣若翰的诞生在路加福音的耶稣童年史中是首先记述的事,他的出生是天主回应了他不育的母亲依撒伯尔的祈祷的奇迹,在胎中即被主祝圣,就如第一篇读经里说的,在胎中就被召叫,并自母胎中就给他起了名字(路一13)。
德肋撒修女封圣当天展出的一张图像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俗名依搦斯‧龚莎‧波雅舒(AnjezëGonxheBojaxhiu),于1997年9月5日安息主怀,那时她刚过了87岁生日。
依纳爵禧年徽标(梵蒂冈新闻网)耶稣会在圣依纳爵·罗耀拉皈依500周年之际开启依纳爵禧年,总会长苏萨(ArturoSosa)神父于5月20日在西班牙潘普洛纳主持禧年开幕典礼。
内蒙古著名歌唱家格日勒在教堂第一次遇见格日勒老师是她到我所在的店里买光碟,尽管已经六十多岁了,她热情、开朗的笑容,仍然感染力十足。与她短短几分钟的交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创世纪第26章问答依撒格迁居革辣尔问1:为什么依撒格要去革辣尔?答1:因为当地发生了饥荒,就像他父亲亚巴郎时代曾经经历过的一样。问2:上主如何指示依撒格?
从斯科普里到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1910年8月26日生於斯科普里(Skopje),现今马其顿共和国首都的一个阿尔巴尼亚天主教家庭,原名依搦斯‧龚莎‧波雅舒(AnjezëGonxheBojaxhiu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撒撒修女用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她爱人的一生:德撒撒,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27岁成为天主教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9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