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主题:“宗教伦理”论文演讲短暂休息之后,研讨会进入第九个主题,也即是最后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个主题:宗教伦理,发言者为““信德””总编辑兼“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士江神父和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教授。
“宗教既直接在教义中阐述伦理规范,又以教义为依据,间接地制定了各种伦理规范。总之,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它的道德规范,另外,道德规范也是宗教的坚实基础。”
全球197个国家首次联合签署了一个有关生物伦理课题的重要宣言。这个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机构体推动的宣言,已经于10日在巴黎通过。宣言郑重提出一系列的一般性原则,而没有谈到特定的问题。
天主教教育事务处宗教及道德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总课程主任陈乃国期望,教会内关注爱与生命教育的团体,能够合作为牧者、教师、家长等提供持续的培育,让他们帮助青少年建立正面价值观。
(10月15日《城市信报》)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由手机引发的各种伦理悲剧,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
接着,主教们还谈到了新制定的性教育计划等,呼吁加强基督信仰伦理道德教育、纠正相关规定中有违基督信仰价值观的内容。强调,不仅是天主教会,国内的东正教会等也持同一立场。
最后,天主教主教呼吁强调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促进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
第八主题:“伦理与社会”论文演讲2月27日上午8:00,研讨会进入第八主题:伦理与社会。
关神父于青少年培训、伦理学教育、全人发展培育及伦理与灵性生活辅导等范畴均拥有资深经验。自2008年起,关神父致力于香港社会推动心灵教育运动,向学界、商界企业机构提供切合不同组织阶层的灵性培训。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香港天主教学校以不同形式开设新高中课程下的“伦理与宗教科”,以求在新学制中让学生仍可在公开试下选修伦理与宗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