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忆的伤疤使我们对人心怀恐惧和怀疑。因此,我们与他人保持距离,态度傲慢,错误地期盼自己能掌控各种处境。「然而,这确实是个幻想,因为只有爱能根治恐惧,使我们脱离自我封闭、裹足不前的状态」。
而我们的悔改常常以定改为终点,却不忍心像匝凯一样地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自愿付出代价,这种没有痛的悔改,注定是肤浅的,常常使得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屡屡地重陷于罪恶之中。
以后我故意绕道而行,避开那座桥,不想再见到他,以免再揭痛我的伤疤。很多日子过去了,我淡忘了那件事。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哼着小曲,踏上了那座桥。“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好久。你好像在逃避!”
他们「懂得让自己的伤疤化为天窗,让人看见疾病以外的视野,领受生命的光明和气息」。在协助病人休憩方面,医护人员和志工等人的付出至关重要。
爱能抚平内心的伤疤,爱能燃起新的希望。让我们在主内彼此祈祷,藉着耶稣的复活,摆脱内心失望痛苦的困扰,迎接自己新生命的到来。
之后“好了伤疤,忘了痛”,忙了或忘了就扔一边!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很随便的事情。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信仰原来不过如此啊!
消费主义是一道伤疤、是害心灵生病的毒瘤。”它使人变得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信仰的绊脚石接着,教宗回到主日福音(参阅:谷六1-6),邀请每一个人效法主耶稣。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反省,包括重新审视过去的伤痛和痛苦的伤疤;这确实并不容易。难怪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往往效果不好,就连在家庭内、在教会中,都难以疏导,更不用说国与国之间了。
此外,文件提到“性侵犯”,指出它“给受害者心中留下很深的伤疤”(43号)。
有些人带着伤疤回来,有些人则死去。因此今天我想缅怀这个男孩洛安。我们痛苦地认识到,社会不公致使两个或许住在同一街区或公寓楼的孩子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仅仅因为其中一个出生在弱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