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当然自己是相当了解自己的感情,不同环境中适度地表示:对对方的关怀,不至于伤害对方。绝不可排斥,甚至恶言以对,必须采取一种健康的方法,面对现实,既然能达到规劝的目的,又不致伤害对方的感情和自尊。
我们平时只注意到了对肉体上的伤害,比如打架、凶杀,却往往忽视了对精神上的伤害,比如辱骂、讽刺、嘲笑等。
为了挣脱这种束缚,我飞蛾扑火般陷入罪恶的深渊,伤害爱人,也伤害自己。从未想过,伤害了他,就是伤害我自己。夫妻本就是一体,任何一方受伤了,双方都会疼痛。
前段时间,妹妹打电话给我,说同事小李说话伤害她,让她当众难堪!她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记录到QQ空间日志里,以示报复。
她的宽恕,最大的意义并不只是原谅那个伤害她的人,而是放过自己。不再为伤害自己的事情受苦。不想再将自己剩余的人生也赔上。
至於「创伤」这个关键词,教宗引用卢恰诺神父的话说:「我们留在那里,以免进一步伤害我们的故土。」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基督徒要战胜干涉别人生活的诱惑,并强调:说闲话和嫉妒心会严重伤害基督徒团体;并且不能光讲有利于我们的片面之词。当天礼仪中的弥撒读经记载了伯多禄宗徒干涉耶稣所爱的若望宗徒的生活。
在数字世界促进未成年人尊严」国际会议与会者(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1月14日呼吁科学界与科技界专家、媒体、企业、立法人员、家长和宗教领袖等人,携手合作,迫切采取具体行动,以保护儿童不在数字世界受到犯罪暴行和伤害
对于无心之过,一般人大概还不难释怀;宽恕他人最大的障碍,大概是认定对方是刻意地伤害,这种情况也的确是屡见不鲜。来到圣地,在加尔瓦略山上读到耶稣为伤害祂的人祈祷的经文,特别让我感动与震撼。
教宗说:这种精神孤儿状态是一个毒瘤,在静悄悄地伤害和贬抑人的心灵。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摧残自己,认为任何人都不属於我们,而我们也不属於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