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绝非私人之物;它是一条连结我们与天主、与他人的道路。」《圣经》叙述了人与天主的关系如何口耳相传、世代相承。那么,当记忆的链条断裂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菲西凯拉总主教接受本新闻网采访时,指出:「上一版的《教理讲授指南》于1997年颁布,已有20多年之久。我们推出新版《要理讲授指南》,试图更加投身于当今全球文化的这个新阶段。
但是,当我们真诚地接受祈祷的真精神并使之进入内心时,我们就会以天主的眼光去默观现实。教宗表示:“祈祷是生活的中心,如果祈祷,也会令弟兄姐妹在我们的心中变得重要。谁敬拜天主,谁就爱他的子女。
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话说,当“耶稣祈祷时,已在教导我们祈祷”(参阅《天主教教理》2607号)。因此,从耶稣祈祷的榜样中我们可以获得基督徒祈祷的特征。
他在序言中解释道:「圣墓骑士团本身以其成员成圣的召叫为首要之务,并渴望成为一个发展和深化每个人灵修进程的工具,协助人人在各自的环境中实践并活出自己的信仰。」
我们必须从教会在各时各地的基础展开重建,首要之务是「朝拜天主和关爱近人,而非我们各自独特的品味」。整个重建工作需要齐心协力、与他人团结一致来完成。重新建设意味着在各层级当共融的匠人、合一的编织者。
(迦一10)保禄在写给得撒洛尼人的书信中也说,他“从来没有用过谄媚之辞,也没有向任何人寻求过光荣”(参:得前二5-6)。教宗评论道,这些批评是“装作有信仰,其实这不是信仰,而是世俗”。
爱有转化的能力,我们仰赖超性的德能,使恩宠降临在婚姻和家庭当中,并使之成长,与耶稣基督一起同行。
就连福音在讲述耶稣事迹时,也没有隐藏艰难时刻,反倒恰恰以困境作为见证。因此,教宗请众人自问,今天我们是否珍惜长者向青年传递的见证。
教宗方济各在第59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表示,圣召是「实现天主的梦想」:「耶稣向天父祈求『众人合而为一』时(若十七21),心中怀有手足情谊的伟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