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友们要「领会到天主在城市中的临在与行动」,这是「由爱而生的默观」。然后,教宗勉励司铎:「除已奠立了的根基,即耶稣基督外,任何人不能再奠立别的根基。」
教会在当地的临在于19世纪得到了巩固,教宗良十二世颁布谕令,授权暹罗宗座代牧区负责马六甲教区的教务。后来,这个宗座代牧区于1841年分成两个部分,即西暹罗传教区和东暹罗传教区。
教宗邀请众人效法东方三贤士:「为上主带去黄金,表明祂是无与伦比地珍贵;给祂献上乳香,表示唯有与祂同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冉冉上升』;向祂敬献没药,以此涂抹受伤和损毁的身体,对耶稣承诺我们必将援助受排斥与受苦的近人,因为耶稣亲自临在他们身上
我的心陷入虚无的深渊,却又沉浸于祢圣善的临在。在祢爱的圣事里,我朝拜祢;在我心献给祢的简陋居所内,我渴望领受祢。在等待圣事性共融的福乐之际,我愿在精神上拥有祢。吾主耶稣,求祢来到我内,我也进入祢内。
每当穷追猛打的态度出现时,不要怀疑,必有魔鬼的临在」。教宗不仅提到魔鬼对耶稣的追杀,更想起基督徒遭受的迫害:魔鬼想方设法诱使基督徒判教、远离天主。
此刻开启朝圣地也是安慰和天主之母临在的标记。在最艰难时刻,比如战争、饥荒和地震,她从未离弃基督子民。在历史上,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祂留给我们面饼,而祂真实地临在其中,确实活在其内,带著祂圣爱的一切风味」。教宗强调,圣体圣事不只是记念,更是事实。「在弥撒中,耶稣的圣死与复活就在我们眼前」。
而因着惊喜之情的恩宠,我们明白在生活中接纳一名被舍弃的人、亲近一名受屈辱者的同时,我们便是爱耶稣:因为祂临在于卑微弱小者、被拒绝的人,以及那些遭到我们如同法利塞人一般的文化谴责的人身上。」
因此,司祭职的神学基础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天主子民蒙召向这个世界作天主临在的见证。这是一个神圣的主题。”
我们翻开《福音》,默想其中的那些奥迹,圣神就会引领我们临在于那里。“在《福音》中,每一页都有我们的席位。对我们基督徒而言,默想是与耶稣相遇的一种方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