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多寡来定义人生的幸福,他们只是一种附庸,与幸福的内涵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途中,最好的或许不一定是最适合我们。
鼓励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认真努力学习圣经、要理,全面提高我们的信仰素质,回到各堂区要发挥光和盐的作用,向所有的人传播福音,以爱主爱人的精神实践我们的信仰生活,教区还将继续开办不同形式的福传培训班,把我教区的福传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周神父在讲道中说;让我们把自己和家庭、事业、生活、学习、劳动、成功与失败,欢乐与挫折都奉献给慈悲的主。活出教友的品质,在信仰的道路上修治自己、提升自我。争做一个教会称扬、社会肯定的教友。
教宗指出,尽管这两位圣人的使命不同,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没有紧张的时刻,两位使徒以他们“为同一项事业的极可爱的差异”而行动,就是“建基督的教会”。教宗举出一例,邀请我们用大公的眼光来看他们。
4、每位教友每年至少奉献十元钱,为福传事业服务。5、每位教友每个季度至少做一件爱人的好事,如:关心老弱病残,救助贫困孤寡老人。
李伯多禄这种对教会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为教会办事的毅力,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400多年来,中国的传教事业虽几经起落,但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教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期,教友人数急增。按1941年的统计,当时中国教友人数已达350多万。
大家将来从事牧灵福传工作,或管理一个堂口的时候,接触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合法的宗教活动,他希望修生们做中国法制建设的捍卫者和实践者。
时间到了1982年,终于迎来了曙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落实。开堂设点,满足教友的信仰生活;开办神哲学院,培养神职接班人。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也是我梦想不到的事情。
今日慈幼会的事业,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范围遍及工业、农业、各种手艺,传教及医药机构,不计其数,慈幼会的事业几乎遍及全球各国。圣鲍思高除创立慈幼会外,还创立女修会,定名为母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