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懂得如何骗取人的信任,如何「诈欺」人。它对厄娃是这做的:它首先让厄娃「心情愉悦」,然後开始跟她「对话」,「逐步」引她上钩。教宗指出,魔鬼试探耶稣的状况截然不同,魔鬼这回「下场凄惨」。
这些人是过着双重生活的僵硬者:他们在外人看来光鲜、诚实,私底下却偷偷做坏事。相反地,扫禄这个小夥子是诚实的,相信他所做的事。说起这事,我想到今天在教会内有许多青年陷入了僵硬的诱惑。
随后,来自不同省份的教友之家代表8人,进行了手语表演——《我们是一家人》,他们轻柔的动作伴和着柔美的乐声,让人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是那些哀恸的人、温良的人,他们心地温和;是那些饥渴慕义的人,他们为正义抗争;是那些怜悯人的人,他们仁慈地对待他人;是心里洁净的人;是缔造和平的人;是那些为了正义、为热爱正义而受迫害的人。
这个举动简单却极具意义,象徵伯多禄继承人拥抱一个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司铎;这位司铎有时让人难以理解,因为他具有先知性。
人干活多了难免互有微词,她都一一化解。星期一、四教堂打扫卫生,她都比平日早到,打好水,洗好拖把,带头抢着干,收尾工作全包。有时她和老伴一上午全在教堂服务,干完零碎活,赶紧打面饼。
对此,台湾前外交部长程建人昨天指出,梵蒂冈与大陆的关系的确是史上最靠近,但正式建交前的最后一里路却没这么好走。不过,前立委林郁方昨表示,若大陆真与梵蒂冈建交,对台将是很大伤害。
教宗方济各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Bartholomew)当天发表联合公告,表明「人的尊严与繁荣,取决于人是否照料整个受造界」。教宗和宗主教特别呼吁权贵者一同负起责任,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
当天的福音由法利塞人对耶稣的提问展开,即:「天主的国何时要来?」教宗指出,这个简单的问题源自一颗善良的心,多次出现在福音中。
教宗进而阐明,人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拒绝接受安慰:一是愤恨的态度;二是抱怨的态度。当一个人愤恨不平时,他就有一颗「苦涩的心」,把苦涩视为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