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都不喜欢跟表情冷峻的人相处,更不会与其深谈,所以福传者若不带着笑容,就会使自己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有利机会,影响福传的进度。
教宗方济各评论这段福音章节,列举三个种类的基督徒:第一种是只关心自己与天主关系的基督徒,第二种是听到求救的呼声却叫求救者不作声的基督徒,第三种是帮助别人接近耶稣的基督徒。
并强调了三大活动:度献身生活者年、慈悲千禧年以及梵二大公会议文件《教会传教工作法令》颁布五十周年。
圣科隆邦是爱尔兰伟大的福传者,公元615年11月23日在伯比奥逝世,迄今已有1400年。
君不见,有多少才华横溢的文人,得到了名誉的桂冠,却折断了自由思想的翅膀;有多少精于谋算的商人,得到了财富的宝藏,却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有多少志向远大的为官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权力,却陷入了贪婪的泥潭。
另一位可敬者伊尔德加达·布里扬,是一个德国家庭的母亲,她创建了社会爱德女修会,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奥地利去世,藉着她的转祷显过一个奇迹。
教友:当然应该先灭火,然后再追究放火者的责任。神父:教会就是天主的居所,在教会里燃起的仇恨与罪恶之火焰,是魔鬼和魔鬼的仆人们放的!我们现在急迫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用基督的爱去灭火!
教宗引述他的通谕《在希望中得救》:「人性的真正评估,主要是由痛苦和受苦者间的关系而定。一个无法接受受苦成员,无法藉『同情』分担他们的痛苦,并默默予以支持的社会,是一个残酷而不人道的社会。」
在大修院中所施予修生的完整教育,应指向一个目标,即按照耶稣基督乃导师、司祭与牧者的标准,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牧人。
在福传的交流中,常听到有人向福传者提出一个问题:“进教了就不死了吗?”显然,提问的人是以此问题来拒绝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