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北京:北京西堂《圣经》研习班举行开学典礼
2015-09-11

藉着对圣经的学习,加深对天主的了解和爱,使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更加亲密。病愈后的王金凤老师风采依旧,王老师对大家的学习热情给予鼓励,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梵蒂岡:教宗公开接见:家庭使世界成为一家,众人皆为兄弟姐妹
2015-09-17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了家庭与世界的关系,表明家庭是使我们摆脱侵袭、摧毁、金钱和意识形态殖民化的世界文化的基础。家庭具有普世幅度和责任感,它并非只顾自己的亲情,而是使世界成为一家,坚信天主慈悲的护佑。

特稿:教宗方济各以慈悲使徒的身份前往古巴访问
2015-09-20

现在,古巴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可能会导致在美国的古巴移民不再享受补助金。在这一背景下,教宗方济各作为慈悲的使徒前来访问。教宗乐意与人相会,照常不使用防弹座车,却要乘坐敞篷座车在路上行进。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6国新大使,谈各国应采用洁净对人无害的能源
2011-06-10

需要全面重新审察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不能把大自然仅当作一种消遣或可以使用的空间。教宗认为,这是因为若没有一种尊守人与自然结成盟约的完整生活态度,人类家庭就有可能消失。

西班牙:教宗本笃十六世访问圣何塞协会基金会
2011-08-23

教宗引述他的通谕《在希望中得救》:「人性的真正评估,主要是由痛苦和受苦者间的关系而定。一个无法接受受苦成员,无法藉『同情』分担他们的痛苦,并默默予以支持的社会,是一个残酷而不人道的社会。」  

罗马:圣若望大殿前广场上举行首次纪念真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礼仪
2011-10-25

人与天主的关系不会损坏人、令人微小、把人放在次要位置,而是令人得到提升、给人完整和真正的美,让人回到自己身边。这是若望保禄二世以强有力的、热情的和喜悦的方式告诉我们的。

基督徒祭天敬祖的神学困境及其时代意义
2011-11-23

我们还得考虑:中国天主教的礼仪本地化的神学思考顾及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群体关系与基督信仰之间的关联问题。结论通过上述历史与实证的考察,我们看到基督徒的祭天敬祖礼仪其实有着深远历史发展进程。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在俗信友:在公众生活作清晰透彻的见证需要有坚固的信德
2011-11-28

他回答说:为寻求有关天主的问题,人们需要与有信仰恩典的人相遇,因为这些人同天主有密切的关系。经由认识天主的男女信徒,人才对天主有了认识。换句话说,通往天主的路是由与祂相遇的人走出来的。

香港:仁爱之家预祝圣诞节汤牧谈圣诞奉献精神
2011-12-14

不论是招待他人,还是接受款待,只要心中有耶稣,人与人的关系会更为密切。

为什么澳门教区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
2012-04-19

除了澳门教区修生外,因战乱关系,香港教区、帝汶教区及中国大陆各地修生,也曾在圣若瑟修院长期借读。澳门第一任华人主教林家骏就是圣若瑟修院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