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运动与绿色主义福利思想:宗教世界的社会关怀与全球福利刘继同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生态运动的兴起与福利观念的转变生态运动是欧美国家新社会运动和新宗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天我看到日历上写着这些字:世界属于那些爱它的人,世界属于那些知道怎么去证明它的价值的人。真实的话!在每个人的心中存有一种无限渴慕,而用天主摆在我们心中的爱去爱(参罗5:5),我们就能满足这种饥渴。
(宗座圣赦院于2007年11月21日公布,为纪念圣母于露德显现150周年,订定凡教友自2007年12月8日至2008年12月8日期间,依照教会得大赦的条件,热心在法国露德山洞朝圣者,每日可得一次全大赦。
国际明爱发表声明,呼吁六月一至十七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采纳有关给予家庭佣工有尊严工作的公约及建议,在法律上保障家庭佣工。
(玛25,34﹣40)教宗本笃十六世在首道通谕《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中,引用上述最后审判的寓言,提醒我们对天主的爱和对近人的爱能够合二为一:在最卑微的弟兄中寻找耶稣,从耶稣中得见天主。
今年传教节的主题是“爱德是传教使命的灵魂”。教宗在文告中指出:“如果传教使命不由爱德来引导,不从天主圣爱的行动产生,则有沦为单纯的社会慈善工作的危险。”
、爱三德却那么坚固。修女每每谈起藏族老妈妈时都会热泪盈眶。带着主的爱心去服务,自己吃点苦不算什么,心中是满满的喜乐和甘饴。
妈妈便开始宣讲引用有关信仰的道理:处处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乐于助人……生活中的妈妈喜乐、热情、助人,时时处处生活实践着基督爱的圣训。
音乐曾是我心中发出的自然的爱,我爱乐器,爱唱歌,但从未有人知道我的爱。雅各伯说:人的一生又短我的泪不自主的流淌。记得年少时,我的美丽的音乐。教师问我:你喜欢音乐吗,我连想都没想不喜欢。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撒撒修女用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她爱人的一生:德撒撒,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27岁成为天主教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9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