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十诫起源于古代希伯来民族,椐《圣经`出谷记》记载,大约前15-14世纪多灾多难的希伯来人在埃及沦为奴隶,民族英雄梅瑟奉天主差遣进行拯救,带领同胞出离埃及,过红海抵达西奈旷野,扎营安寨。
我们有时称这位天主为“天父”。
弥撒中,陈神父就《教宗方济各在慈悲禧年向信友颁赐大赦的信函》和《温州教区主教牧函——慈悲,从聆听开始》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传达。
“忙”是事实,重要的是不忘天主,花几分钟肃立天主像前默祷也行。我曾见教友驾驶员,上车驾驶前手画圣号默求天主保佑一路平安。有的上班前面对圣像默祷,求天主赐佑一天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认为学幼鸟的叫声来欺骗慈悲鸟是不道德的,而且慈悲鸟因为整天要照顾喊饿的人,来不及照顾幼鸟,致使许多幼鸟饿死了。为了不让慈悲鸟灭绝,他们便将自己捕来的食物喂养幼鸟。
作为一名教友,特别是数代奉教家庭的教友,在恭敬天主方面,有着光荣的的传统。大家谁都知道,人生在世上,就是为了恭敬天主、救灵魂。
这慈悲禧年是重归亲密、互相拥抱与宽恕的良机。忘却那些不愉快的事吧!教宗接着说,实践慈悲指的是拥有天主的心肠,因为天主照顾穷人,垂允那些因失望而哀号的人。
当天的第一篇弥撒读经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耶肋米亚先知描述天主抱怨祂的子民不但没有接纳祂的使者,反而为自己的罪过辩护。
天主在哪里?相信大家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天主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可是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天主究竟在哪里?真的是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吗?这是我们发自肺腑的声音吗?我们真的感觉到天主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了吗?
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女孩,从小对天主的认识很少,儿时的我,也常常跟大人们走进那严肃的教堂,那时的我,只不过是为了凑热闹。当我踏入中学时,学校离家很远,回家的机会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