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四世纪的艾特利亚(Etheria)所记载的,当时的教友愿意在耶稣受难与复活的不同时间与场所举行礼仪,追念并重新体验主在世生命的最后几天所发生的种种事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复沓回荡,韵律优美的诗句,拨动多少人的心弦!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将带走你们的青春美貌,却带不走你们对主永不改变的初衷。
关于圣母玛利亚最后隐居地的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当地的基督徒一直有到帕那亚·卡普鲁教堂拜祭圣母玛利亚的传统。
可能,我们早已习惯了生活的平静,但,当我们带着使命前行时,我们会发现,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是不同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他指出,「这个基本权利提供了人际相处之道,我们从而发展社会互动,增进与宗教观点不同的邻居私下交流。宗教自由当然是个人和团体崇敬天主的权利,但它超越了敬礼场所、个人和家庭的私人领域」。
教宗解释说:「众所周知,生活是徒步旅行,是沿着不同的路行走,这些路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与此同时,各地教会的爱心小组也行动起来,在教堂、在街头、在景区以不同的方式为小星星募集医疗费,更有热心教友以义卖方式加入其中,还有许多不记名汇款慢慢汇聚到爱心帐户。
圣座观察员指出,联合国和天主教不同组织藉着来自全世界的捐献,为难民提供了教育、医疗和社会等服务。然而,救援资源不能满足多方的需求。
马拉基对此表示:我在不同的访谈中都曾表示,我希望看到《愿祢受赞颂》通谕成为巴黎气候大会的总结文件,因为这份通谕明确指出了应该做什麽,即改变经济模式。然而,不幸的是在巴黎却没有任何具体的行动。
教宗由此点出寻求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说:「经验告诉我们,每当我们为图谋少数人的特权或私利而危害人人共享的利益时,社会生活迟早会变成腐败的温床,毒品交易、排斥不同文化、暴力,甚至是人口贩卖、绑架和死亡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