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宗再次谈到信仰的理性和理智,反对一切无论是宗教上还是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他说,信仰则提出了真实的启蒙运动。答:是的,看来随着时间也显示出这位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训导的一个主导课题。
因此,要先活出婚姻圣召,再活出夫妻关系、友谊般的男女关系,互相尊重、同心同德、共享计划,在教育子女上也彼此协助。马丁夫妇懂得活出这一切。」马丁夫妇的生活展现出深厚的信德。
灵修是超越文字、感性和理性思维,上升到超性范畴,与主生命发生对接的一种境界。
「上主无法容忍虚伪的人,那些戴着面具,口是心非的信仰伪君子。上主无法容忍那些控告和判断他人的人。」然而,基督信仰的特性却是天主与人的拥抱。「物质与精神不再相互对立,而是彼此拥抱」。
圣雅各伯对剥削劳工的富人说:「看,工人们收割了你们的庄田,你们却扣留他们的工资,这工资喊冤,收割工人的呼声,已进入万军上主的耳中」(雅五4)。
教宗在开幕致词上提出三个圣经的图像,勉励家庭牧灵工作能顾及所有家庭,常怀怜悯的态度,重视年长者的见证。教宗提出的第一个圣经图像取自《出谷纪》,天主对梅瑟说:「将你脚上的鞋脱下,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地。
我完全同意这个赞誉,因为我每次与德肋撒修女相会时,都几乎觉得亲身接近上主,感受到上主明显临在她的灵魂内。我最後一次向她问安时,她已经病重体弱。那时,我向她倾诉我的痛苦,因为我的母亲过世才没几天。
教宗方济各解释道:「我们一天中具决定性的事物就是上主的真实临在。我们渴慕上主,在心中接近祂,爱着祂。我们着实深刻地相信祂,由於相信祂,我们便真心爱祂。」
在封圣大典上,一小块沾有新圣女鲜血的衣角装在圣髑匣内供信友们瞻仰。这尊圣髑匣的设计传达出德肋撒修女一生爱主爱人的芳表。德肋撒修女是天主慈爱与温柔的谦卑使者。
悔改意味着发觉上主的慈悲。祂的慈悲无穷无尽,取之不竭,上主的慈悲浩瀚无垠!门徒们接过耶稣的轭後,便进入了与祂的共融,因为基督处在人与天主关系的中央。教宗说:耶稣把祂的轭交给门徒,藉此使法律得到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