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经验中,我们可以想象重新走过厄玛乌门徒在复活主日晚上所经历的行程(参阅:路廿四13-35):他们先是因恐惧和失望离开了耶路撒冷;他们离开时深信,耶稣死后,再也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也没有什么可希望的。
就是说在本堂找几个(大约五六个人)热心于此的教友,进行讨论、培训,整理出对自己本堂的相关数据,后来再研究战略目标,区分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鼓励、支持本场所人员参加宗教团体、宗教院校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
耶稣许诺门徒要把真理之神赐给他们(若14:15-17),在升天之际,耶稣派遣门徒往训万民时对他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9)。
耶稣升天后,犹太当局严厉禁止门徒们用耶稣的名字施教,但宗徒们回答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宗5:29)。
耶稣在逾越节前夕被捕,如今伯多禄也在同样的时间点被捕,显示出门徒也要跟随主走上苦路。(3)“把他拿住以后,就押在监狱中,交由四班兵士——每班四人——看守,愿意在逾越节后,给百姓提出来。”
此外,耶稣曾对他的门徒说,应该欢喜地因他的名而受迫害。受迫害,做殉道者,为耶稣牺牲性命,这是一端真福。这就是为什么魔鬼看到某个教会或某个人的圣德时,一定会搞破坏。
他说:我们感受到基督的门徒因彼此分裂所带来的辛酸与痛苦;的确,这令人难过、伤心。我们仍处在分裂中。教宗因此提出:我们有意愿治愈还敞开的伤口,坚定不移地继续走达致圆满共融的道路。
他首先提到保禄辞别米肋托时,众人都显得忧愁;耶稣前往革责玛尼山园,蒙受苦难之前说得一番告别话,也令门徒们伤心。上主安慰他们,向天父说:我为他们祈祷。教宗说,耶稣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他指出,耶稣为教会祈祷,祈求天父让祂的门徒们不要分裂。教宗说:「许多人说自己在教会内,却是一脚在内、一脚在外。」这样,他们就能脚踏两条船。对这种人来说,教会不是自己的家,而是租来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