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冯如香修女,张家口市涿鹿县双树堂区40岁以上的教友,没有不认识她的;就连教外人也是有口皆碑,说:冯五姑才是个真正的天主教人。
慕道期间,老教友带着慕道者进堂参与教会活动,与教友们一样过信仰生活。领洗前一周,由老教友给慕道者讲教会信仰道理,使慕道者对教会的道理有更深刻的了解。
当地通讯员告诉“信德”说:这次会议中,比较新鲜和特别值得一提之处是,为起到督促作用,更好的促进神职人员善尽牧职,老主教还要求每位神父需在来年汇报一年的工作,即牧灵帐目。
我们的主教谭燕全带头捐款10万元,会长林文胜捐款10万元,新教友王虹捐3万,老教友温洋铸捐2万元,杨安琪捐1万5千,香港陶神父捐5万、杨神父捐4万8千,自治区宗教局捐3万,桂林市秀峰区统战部捐3万,南宁教友共捐
炎热的天气,湿透的衣服,汗水不停地顺着老主教的脸颊流淌。我心里不停地喊:妈妈啊,求你赐给女儿一颗像老主教般的虔诚的心吧----弥撒完毕,已经中午,烈日当空。天主的儿女充满了圣宠。感恩天主,感恩圣母。
一位老神父写信向教宗谈到内心的疲惫引起他的反思。教宗说,有一种工作上的疲惫,这一点我们都清楚。当夜幕来临时,我们工作累了,走过圣体龛问候上主。但是在生命垂暮之际、昏暗恍惚之时,还有一种最终的疲惫。
老人们就像优良的酒窖所酿出的红酒,他们拥有内在的力量,留给我们一个高贵的传统。 圣父回忆了他在孩童时代听到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家庭,这家人包括父母、孩子、和祖父,他们围绕在餐桌前。
小时候在家乡望完弥撒的回家路上,常常听到一些偶尔进堂的老教友嚼舌,“你看看人家跪得那个直,一出堂门就不是他了!”“他还敢领圣体,谁不知道他呀!”“这人道理讲得忒好了,但事做得不咋地!”
我们教会常习惯地把领洗早晚分为“老奉教”和“新奉教”,现在又有人把这些老奉教的子女丢失信仰的叫做“新外教”,意思是重新出现的教外人。我常对着“善牧童”圣像想,是否那个牧童肩上那只羊,就是这部分人?
1970年,广西贵港的老蒙神父劳改释放回家后,每年数次冒着危险去看望教友,给教友们送弥撒。自1974年我陪他去夏村我舅家起,他若去看望教友,就邀我和他一起去,因为他年已古稀,诸事需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