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计划将停滞几年的养老院后期工程竭力修缮完工,以妥善安置社会上更多鳏寡孤独的老人。神父说:“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们要竭尽全力去做群羊的善牧,矢志不渝去笃行基督的仁爱。
(编者按:卫匡国享年应为48岁) 墓地门房的门上写着“理发”字样,里面几个老人在打牌。墓地一角还有住户。
前几天,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告诉我,她已经准备好了,随便天主何时叫她回去。在夫妻吵架,或者遇到无能为力之事时,或者看不到希望时,我们也常听到人们在说:“我不想活了!”“我活够了!”
无论是将要结婚的年轻人、还是抱着孙子的老人;无论是将要收获的农夫,还是将领到工资的工人……总是充满了喜乐。一个人,只要有了确实的希望,就会有充满全身的喜乐。
为此,那些在神圣禧年期间无法前来罗马朝圣的人,也可以“用适当时间去探访孤独老人……,如朝圣者一样前去朝拜临现在他们身上的基督,〔……〕,亦可获得禧年大赦」(参阅:圣赦院,〈颁赐大赦的规则〉,三)。
旧约的这位老人在他经历了人生的岁月之后,感叹所有的东西都是虚幻而无价值的,自己辛苦得到了,却不知留给谁。
女儿知道,您不怪我,您理解我,您更支持我的选择,因为您卧床一年半来,不管您的人性多么渴望,您因着对天主的爱和奉献,从来没有要求过我留在您的身边服侍您,既便是您知道有过修女在父母病倒后曾长期地在家服侍过他们的老人
这家养老院里的老人都是儿女将他们送来的。尽管这里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点奢华,但是这些老年人却都坐在院子里,眼睛盯着大门看。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转向一位老姐姐,问她:“这是怎么回事?
神父利用周末学校放假的机会,悄悄地在村里看望教友,安慰教友,鼓励教友坚守信德;后来神父又慢慢向附近村庄寻找教友;过了一段时间,神父又想到更远一些的包头市里去。
在龙港的新美洲这个地方,有一个家庭很特殊,家中三口人,一个老人是瘫子,一个孩子也患有痴呆,全家人都靠着一个妇女打理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