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就是从根本上,从心态上、从认知上,从行为上进行转变;清明,就是让我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怀着慈悲的心,自我反省。
相信天主在今天又有何意义?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对上述问题逐一作出解答。
然而,感受到深切的预约的基础是上主的临在-在家庭中的,主的显现和祂的大爱,是欢快的,慈悲的,对所有人充满敬意的。教宗方济各解释道。他继续讲道,最重要的是天主的爱,他的爱是有耐心的。
我们身为人类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深知我们各人的软弱与有限,微不足道,可我们的好天主竟然藉着圣子使我们这些卑微的人,成为他的子女,我们原本是不堪当的,但那是天父的无限慈悲和仁爱。
耶稣一生都在教导包容和慈悲的目光,而非判断的目光。西满错在他的判断目光,他将罪过放在人与天主的关系中,把罪过视为宗教的支柱,这是每个时代的道德说教者的错误,是历来法利塞人的错误。
他没有让我一味地改变自己像别人一样,而是引导我在生活中活出天主儿女的单纯、喜乐和慈悲的生命。我体会到,灵修不是活得像其他人,而是活出天主给自己的生命。我非常高兴分享和主耶稣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教宗说,事实上,正如圣经所言,天主是第一步之主,祂首先接近亚巴郎和梅瑟,甚至透过耶稣降生成人而迈出不可逆转的一步;耶稣赐予那些接纳祂的人始终能迈出第一步的自由,使他们永不迷失道路。
谈到陪伴,教宗再次提到主教的图像应如同牧人那样,身上带着羊的味道,也带着天主的味道。今天,我们必须成为一个走出去的教会,把基督的光带到每个边缘地区(参閲:《福音的喜乐》劝谕,20号)。
类似现象也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福传工作中,我们向别人说:天主是爱,教会讲爱,耶稣从天降诞、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死都是为了爱,四海之内皆同胞,普世万众都该相亲相爱。
我们相信富于爱和慈悲的天主。当我们得知彻雷斯提诺神父的健康状况恶化,仅仅依靠机器使他维持生命时,我们特意奉献了弥撒,在弥撒里歌唱“你的热诚如燃烧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