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基督徒作为见证人的身份,就无法理解基督徒。我们不是一个思想、纯理论、安逸和诫命的‘宗教’。
他尊为天主,却屈尊就卑,把自己的身份降到了再也不能降的地步。
若望·保禄二世所著《回忆与身份》一书,便是教宗在1993年同两位波兰哲学家克里斯朵夫·米凯尔斯基、约瑟夫·提希纳在冈道尔夫堡长谈的结果。
正如他在该文中所说的:神父是属于天主的人,是基督第二或另一个基督,是以基督元首的身份行事的人,哪敢心心念念,追求世俗的奢华和虚荣?
教宗指出,若有人能对耶稣教给我们的《天主经》作出彻底的解释,那么这人正是亲自活出父亲身份的人。若没有来自在天之父的恩宠,父亲就会失去勇气,放弃职责。
看到这样的爸爸妈妈,子女会长大成熟,参照爸爸妈妈的爱、对照这种差异来确立自己的身份。
第三步:主耶稣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向他们说明默西亚来必须先受苦难才能进入他的光荣,说明他要建立的国度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并预言自己将以死亡与复活来证实他令人震惊的身份:他就是天主子。
为什么在处理这件事上没有体现出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来?为什么在自己身上没有显示出基督徒的正能量来呢?自己做的事情和自己天天念的经文不相合,为此我感到非常愧疚。
他也说:虽然你们的教会也在不断地强调福传,但如果不尽力消除这种言行不一,行为与信仰脱节,与自己身份不符的现象,那就很难有预期的发展,很难有明显的效果,结果就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他指出:每位司铎及献身于天主及教会福传事业者,要特别重视天主及教会赋予自已的神圣职责和崇高身份,要尽职尽责做好天主的事业。主教还勉励司铎要以圣维雅内为楷模,不断圣化自己,善保司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