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祈求在黑暗的地方涌出光明,他特别想到耶稣的诞生地白冷的和平。而和平正是教宗讲道的第三个重点。他说,在圣诞夜,天使最先向牧羊人宣报平安,他们是一些心灵简朴却警醒的人。他们愿意接受天主的圣言。
全能的天主在创造宇宙之初便说‘有光’,于是光和黑暗便分开。光和其它受造物一样,是启示天主的某些事物的标记,是天主的光荣的反射……圣咏说:‘天主身披光明,好像外氅’。
这烛光见证了每个人是怎样与天主相遇,又是怎样抛弃了天主,远离了天主,到处流浪,受尽了委屈后狼狈的重回父家;这烛光是带我们走出内心的黑暗,进入光明前程的记号。
他说:「我尤其鼓励那些失去追寻的力量,筋疲力尽的人,那些被生活的黑暗压垮,因而浇熄渴望的人:你要起来,鼓起勇气,耶稣之光能战胜最漆黑的黑暗。」那麽,我们要如何寻获耶稣的神圣之光呢?
在黑暗时刻我们自然愿意独处,反覆思量生活是多麽不公道,别人是多麽忘恩负义,以及世界是多麽恶。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我们有时领教过这种可憎的经历。但如果我们因此而自我封闭,就会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感谢主,那份喜悦和激动让我们好像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脱离了黑暗,步入光明之路!一、领洗之前的困惑没领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主,只知道有一个老天爷。
以此感受到了当修女内心遭受苦难试炼的时刻,是如何依赖信仰经受了考验;当修女心灵陷入黑暗的时候,是如何依赖信仰点燃了仁慈的火焰;当修女灵魂坠入神枯的境地,是如何依赖信仰找到了最后的力量;当修女为希望而困惑的时候
这个举动体现了人类得救的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仍然可以自由地去爱到底。当耶稣回答“我就是”时,士兵们跌倒在地。这是一奥秘时刻,因为,这句话在圣经启示中呼应了上主的圣名:“我是”。
为何天主造了光明和黑暗之后,便一直把我丢在黑暗的角落里——不管不顾?为何不能给在黑暗角落里颤抖中的我一点光亮,让我体验到祂创造的美好?求啊!求啊!就是一种不满足,就是一种无限索取与企图得到的心态。
但愿在我们的心灵中有光,有宽恕他人的光,而不是敌意的黑暗。愿我们有极美的基督之光。这是每个人所渴望的。非常感谢你们的美好的礼物。我也送给你们我的最热切的祝贺,祝你们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