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加入,受到在场教友们的热烈欢迎,雷世银神父送了他一枚耶稣苦像,童神父送了他一个十字项链,他好高兴,好感动,感谢天主的召唤。
对主耶稣的伤害也是对圣母的伤害,痛在耶稣身上,却苦在圣母心里。然而,圣母玛利亚选择以爱德滋润并温暖人心,让冰冷的世界开始传递温暖的爱火。
祈福大会由圣体游行揭开序幕,由台北总教区副主教孙志青神父高举圣体皓光,传协会主席丰添福握着十字架苦像带领,泰雅族男青年抬着圣若瑟像花轿,女青年抬着圣母像花轿,与百多位教友在南澳市区绕行一圈。
七苦山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七苦山传奇 “七苦山”得名在百年之前。据说那时每到白露秋分季节,从南山顶上就会出现一片黑云,紧接着就会有冰雹袭击,导致村民年年外出逃荒。
举行大会的地点深具意义,2002年5月2日在那里的圣堂避难的数十人遭到残杀,而目睹了那残暴情景的正是会场前方一具手臂残缺的十字苦像。
还有穷苦的父母喜悦地看着他 逗着他男孩长大了他没有到父亲的坟前告别他甚至没有坐下来和母亲好好谈谈自己的计划他一个人去了旷野那儿没有人 只有野兽四十天四十夜 不吃不喝斋戒磨炼了他的意志 坚定了他的信心以后他在生活中经历的苦难倒都成为他决意承担父命的证明苦难成了天主子降生的标志
浩大的游行队伍由乐队、舞蹈队、舞狮队、1位执事及14位神父、参礼的教友、四名女青年恭抬的若瑟像和六位小天使组成。
这个首先仿照圣方济各的受苦基督像而绘制的画像,于1966年阿诺河泛滥时受损,经意大利专家修复后,近年来保存在修院的博物馆内。
下午1:30,教友们集中在马岙山脚下,开始恭拜苦路上山,苦路像沿着山路一直延伸至永安公园,弥撒在公园内的骨灰堂里举行,弥撒前,教友们还集体为亡者祈祷。
排队办告解恭移圣体4月14日圣周五下午3点亲苦像、拜苦路,教友热情高涨,为灾民捐款得6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