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本主日福音的比喻中说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就如那位寡妇那样,极力恳求那位不义的法官,最终获得伸冤。教宗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信德见证,这是我们祈祷的模范。
教宗方济各从不义管家的比喻出发,谈到世俗精神、它的运作方式及其危险性。耶稣曾祈求天父,使他的门徒不致在世俗中堕落。教宗说:当我们想到我们的敌人时,我们一定会先想到魔鬼,因为正是魔鬼在伤害我们。
为了强调数学理论,学习《几何原本》的重要性,徐光启在《几何原本杂议》的最后,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举了古人的一句诗:“鸳鸯绣出从君用,不把金针度于人。”
(玛20:21)此外耶稣也讲过好多和君王有关的比喻。
使我不由得想起圣经上耶稣讲过的那个穷寡妇献小钱的比喻。这位老人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很穷,但她在信仰生活上却很富有!她是在积攒天上的财富啊!我从她身上获得了充实自己信仰的力量!
耶稣以两个欠债人的比喻,解释应常常宽恕的道理。第一个欠债人虽然获得主人的宽赦,尽管债务数目庞大;之後却不肯以同等的慈悲对待他的同伴,哪怕只是一小笔数目。
同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铜盘和蜡烛。从铜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结果吗?
关於相遇,教宗提到慈悲之父的比喻,指出天父为荡子回头的极大喜悦总是令我们惊讶。耶稣治癒的麻风病人也怀有同样的喜乐。这两个范例告诉我们,喜悦的感激是对慈悲恩典的正确回应。
耶稣用了一个非常犀利的比喻说:‘你们好像用石灰刷白的坟墓;外面看来倒华丽,里面却满是死者的骨骸和各样的污秽’(玛廿三27)。耶稣召唤我们、邀请我们谦卑行善。
教宗强调,为能传播天国的谦卑大能,图像和隐喻也很重要,就如同耶稣藉着比喻宣讲天国那样。今天,对传播在基督内的新生命而言,图像比概念更是绝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