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认为穷是受苦、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但现在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改善了,但从心里感觉,幸福吗?喜悦吗?平安吗?回答:否!但我们想过吗,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从信主以来(1996年4月领洗),我心情好多了,每天读经、祈祷感觉生活很充实,不再那样空虚、痛苦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天主没有任何人能帮助我了!于是,我的心灵向天主发出了呐喊:天主求你可怜我!
我感觉这个家有了很浓的宗教气息,有了无言的召唤,我感到心里暖暖的。中午下班,老伴儿一进门就看见了高高挂着的圣像,什么也没说就进了屋。我好惊喜,感谢天主!
在这个营地藉着分享和写信的方式,获得了疏导和治愈,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迷茫的地方,现在清晰了,这个成长营对青年人感觉太好了。
我有一种感觉,现在很多人好像在找一个“PlanB”、一个后备计划,以免他们职业出现任何问题。为我的朋友来说,他们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他们二人都十分年轻,但又彼此相隔很远,而且他们的积蓄也有限。
笔者翻阅这本书,感觉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教友阅读。现在很多教区号召阅读圣言,教友抄写圣经,热情很高。配套需求随之而来——大家不满足于抄书练字,需要理解反省进而指导生活……但旧约部分是教友们理解的难点!
“我们要扪心自问:导致这种感觉有人情味吗?为什么如此先进和高效率的现代文明,在疾病和老化面前感到如此窘迫呢?
4.轻轻地问,“你感觉如何?在生命的尽头陪伴一个人时,要很细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多数时候,如果我们真诚地与临终者交谈,他们亦会向我们敞开心扉。“你感觉如何?”或“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特别在济南,这种感觉更强烈。走在大街上看到垃圾,我要极不情愿地捡起扔到垃圾桶,我怕会忽然冒出个陌生人说:“你和纳匝肋人耶稣一伙的,我在洪楼教堂见过你,作为教徒,要爱护环境。”
在价值观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感觉没有什么比成为天主的儿女更为荣耀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