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的堂区领洗的人数不少,三两年之后,领洗的目的没有实现,就再也不来教堂了,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讲悔改之道,他们虽已领洗,原罪本罪已获赦免,缺少悔改的心,就得不到平安,得不到恩宠。
启发首先,关于富翁及乞丐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富翁并不尊重乞丐,不在乎乞丐的感受、需要、尊严,因为他始终没有和乞丐直接交谈、对话、交流的意思。
确实,基督徒的灵修生活并不是和平的、直线发展的且没有挑战的;相反,基督徒的生活要求不断努力:基督徒要努力保持信仰,多得我们内在信仰的恩赐。
通常我们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没有入狱,我们是很难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但教会却总是教导人们:我重罪人,得罪于天主……那教会对罪有怎样的定义呢?
教宗没有寻找藉口,他表示无法回答儿童们的痛苦,但社会应该尽一切可能呵护儿童、使儿童重新融入社会。任何一段犯错的历史,无不彰显了天主宽恕一切的光辉。教宗说:天主宽恕一切!明白吗?
我被惊呆了,这时,我才感觉腿上,腰间,胳膊都有点疼,我一一检查,竟没有一处伤口,衣服也没有扯破,我马上意识到,是天主,我的好天主暗中保护了我,使我免受伤害,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无以言表。
它没有大河的澎湃,没有瀑布的磅礴,但它纤细中不乏刚强,柔弱中颇具信念。
服事者不该做他所制定的议事日程的奴隶,却应该心地温良,乐意接纳事先没有安排的工作:随时接纳弟兄,向突发情况开放。我们总是有突发情况,它常常是天主每日带给我们的惊喜。仆役应向惊喜,天主每日的惊喜开放。
教宗还说,把自杀式袭击者视为殉道者的观点令基督徒厌恶,因为殉道意味着作见证、忠於福音,而他们的死与天主子女的态度没有丝毫关系。殉道者不为自己而活,不为肯定自己的主张而战,只为忠於福音而死。
可从童年起我就没有了妈妈,在我的脑海里只留下妈妈非常模糊的印象。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妈妈总摆脱不了一种隐约的感情。我不记得妈妈死时我是否流过眼泪,可当那些好心人说咳,这么小就死了娘,今后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