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保管着打开或关闭宽恕之门的钥匙。天主因祂无限仁慈宽恕每一个人,但祂也愿意那些属于基督及其教会的人,藉着教会的服务获得宽恕。藉着使徒牧职,天主的仁慈抵达我,我的罪过得到赦免,并获得喜悦的恩典。
2010年至2011年开学之际,“百年基金会”与宗座拉特朗大学联合创办的两年制教会社会训导课程已经举办整整10年了。
他首先指出皮陶总主教是位伟大的传教士、了不起的耶稣会士,也是教会的重要仆人。若瑟‧皮陶于1928年生在意大利萨丁岛,少年时期便加入耶稣会,并从起初就胸怀传教的远大志向,主动要求去日本传教。
因为喜欢,他加入了教会;又因为喜欢,后来他更是修了道,做了神父。神父素质高,品行也好,圣神父后,不管分配到哪里服务,他都做得非常棒,神父们都很敬佩他,大人孩子都很喜欢他。
接着创建宗座生命学院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基金会,该基金会创建于2004年并随即交托给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管理。
泰塔曼济枢机结合圣经和教会最新的社会训导表示:「爱与工作,以及举行节庆,确实是家庭生活的基本要素。
小组又是爱心小组,又是福传小组,把他们都在小组中培养成基督的勇兵,使许多外邦人进入教会,这样福传工作不也就做好了么?第四,要搞好圣经小组,首先从组建入手。分片分块,动员堂区全体教友都来参加。
这些做法往往将弥撒世俗化,我们在这里来探讨一下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在礼仪宪章22条中明文规定:管理圣教礼仪,只属于教会权力之下:就是属于宗座,及依法律规定,属于主教权下。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本来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管理。比如:学生抱怨老师过于严厉,他把快乐的钥匙放在老师手里;老师责怪学生调皮,他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学生的手里。
教宗表示:在教会和基督信仰生活中,灵修是每一项服务的支柱。灵修滋养我们的各项工作,支持并保护这些工作不受人性软弱及每日诱惑的侵害。人情味则使我们有别於没有感觉及感情的机器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