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聚会交流,大家意识到,在主的大家庭里,门卫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爱主的志愿者们积极回应主的圣召,负有崇高的使命,是一个特殊的身份——主的管家。
在福音中上主也要求接纳先知;因此,我们互相接纳成先知是重要的;任何人按照他的身份和他的圣召,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所做得,有如天主信息的携带者。即在家庭、堂区、在修会,在其他教会领域和社会领域中。
后来我查了一下福传人员的档案,自洪楼教堂开放以来,以准教友身份乐此不疲的在堂区宣扬福音者,我似乎是前无古人的。我此生可夸耀之事寥若晨星,但我永远以主耶稣基督的圣神来夸耀。
澄清了本主日弥撒福音的「听众和对象」的问题之后,我们便可以凭也是耶稣门徒的基督信徒身份来研究这篇福音。这篇福音的内容包括一个「比喻」和两个「忠告」。我们先研究那个比喻。
教宗说:“我相信以这样的心情,必定能够减少可能的误会,使双方都知道大家同属于唯一的天主教会团体,而且双方都享有完整和同等的国民身份。
如果大家都以管家的身份要求自己,这个世界就不会出现不好的事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有的“管家”不但不用心管好这个世界,而且尽给世界添乱,干出许许多多伤风败俗、伤天害理的事。
尤其生活在快节奏忙于生计的人们,有时想抽出时间去静默祈祷,恐怕都成了奢望,刘建民神父每次带领我们祈祷时以天主圣三之名开始,伴随着神父的祈祷词慢慢让教友们静下来,全身心的去信赖天主,或许我们大多数在生活中都羞于承认我们基督徒的身份
1994年4月18日至6月2日,以中国天主教赴欧文化交流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前往比利时与法国,参加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修院培育与中西文化交流学习活动。
他在自己的《遗嘱》中,亲笔清楚地写到:本人往生后,殡葬礼依罗光总主教模式举行,即:医生宣告死亡后,二十四小时内入殓(遗体不入冰库)、封棺,不瞻仰遗容,棺材移至双十路法蒂玛圣母天主堂楼下,不放遗像,不放祭桌
然而另一方面,不祭祖(至少不以某些传统方式祭祖)也参与了基督徒的身份建构,使一部分信徒感到能够在一个并非以基督信仰为主流的社会中标定自己的信念。值得关注的是问卷下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