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参与修道院弥撒(团体弥撒)的团体成员,修生、参与避静者,参与灵修者或牧灵职务者。(弥总283)除此之外,教区主教可为自己教区内信友的益处,或特殊的日子允许其信友兼领圣体圣血。
记得在一次避静中,我向教友们分享了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信仰问题:几乎每次念经祈祷,尤其是个人祈祷时常常很容易分心走神,而且很多时候也说不上是为什么。
而关于教友神学、灵修、避静及有关人格和灵性陶成的培育很少。从教会的训导和发展来看,今天对教友的培育和陶成应成为地方教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除了祈祷,默想,避静,我真有点寂寞与不自由的感觉,我有点想念城市中的热闹,喧哗,还有家里的舒适与可口的饭菜。”
也许是太过追求效率和动感的社会影响吧,弥撒作为我们基督徒生活中心的礼仪,常常过于偏向了动的一面而忽视了它静的一面,越来越显得速度化和形式化。为此,我们不得不关注弥撒礼仪中很重要的一点——静默。
虽然人多,却静得像根本没有人存在一样。耶稣再一次用饱含激情的目光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听众,无声中作了一个思想上的交流,然后开始了新一天的课程:“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五3)。
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避静,让自己在繁忙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安静下来,认真地反省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在安静平和中对悦天主,听天主说话,使自己的灵性生命得到更新。
那是一种躁动不安的灵魂的回归,一帖燥热人间的清凉剂,依傍着这极静美的“晚钟”,实已跨越了画布,走向了所有信者的心灵,他们祈祷的身影,专注的神情,定格在信仰的板块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马松亭、王静斋等穆斯林学者与基督教传教士以及信奉基督教的汉族学者结下深厚友谊,在北京、上海、开封等地,阿訇和穆斯林学者还应邀到基督教会演讲,
其实,主耶稣到旷野去主要是祈祷,是在开始传福音前的一个“大避静”。然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旷野”,就是当我们的生命处于逆流中,失去了方向时,面对各种诱惑时,就是我们在做出选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