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幅“圣三一”圣像让我真正理解了我们“百合之爱”歌咏团举办的首次泰泽祈祷的意义——共融、默想、赞美、接纳!
天主的好儿女——杨佑方杨佑方(圣名达尼老)生前很敬爱天主,他常给我讲,他小时候跟着母亲去教堂里望弥撒,听母亲讲圣经故事,听母亲念经文,要母亲讲经文道理给他听。
这样玛窦福音的作者以记述耶稣的家谱为开始就很容易理解了。从“所谓的烦琐”的耶稣的家谱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帝奇妙的恩典。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希望,说明耶稣圣诞是希望的泉源。教宗强调,希望促使我们行走,而安全感,尤其是对物质的安全感不会解救我们。我们应敞开心灵向耶稣说是,本着行善的意愿行走。
由于母亲对天主的慷慨奉献,大哥文元神父自幼便矢志修道,姊姊秀琴矢志守贞,我也见样学样,要作神父。
本届文告蕴含了斐理伯对纳塔乃耳的邀请:「你来看一看罢!」《若望福音》的这段章节启发了本届传播日的主题,表达出传播的重点不在于提供理性推论,而在于「直接认识」。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很多堂口忽视了圣经,以要理问答取代圣经,以玫瑰经取代圣经,这都是很危险且不蒙主降福的,但这并非说要丢掉这些东西,只是要我们知道,无论如何,还是要把圣经摆上首位。
慕道班与各种要理学习班里讲授的多是死板的理论,即使是这种死板的理论也没能扎扎实实地传授下去。
担任理院的周维秀修女还兼作理发师,自备一套理发工具,细致耐心地为老人理发;她和刘修女为护理重病号连续熬过三个通宵;她查寻网上药方,治好困扰卧床病人多年的褥疮。
然后是那邀请:“祂在你们之先,到加里肋亚去;在那里,你们要看见祂”(7节)。让我们也接受这个邀请——复活的邀请,我们也要前往加里肋亚,复活的主已先我们而去的地方。然而,“去加里肋亚”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