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劝慰自己的门徒说,虽然他们在世界上要受痛苦迫害,但要安心,因为“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3、若1:14,“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满溢恩宠和真理。”
(11:4)此外,他也愿意藉复活死人的神迹,坚定他门徒们的信心,(11:14)同时也使那些在场目睹的人,相信他确是天主派遣来的。
他给门徒洗脚时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我是你们的师傅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若望说,耶稣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这就是爱!
天主是爱,他爱每一个人,爱自己的门徒,爱跟随他的人,爱接受他教导的人;他也爱反对他,背叛他,羞辱他,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他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
与门徒们不同的是,她们留了下来,就如她们当师傅在十字架上咽下最後一口气时陪伴在祂身边,然後又同阿黎玛特的若瑟一起将祂埋葬。这两个妇女有能力不逃走,有勇气坚持,面对生活的现实,并承受不义的苦涩。
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以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4-35)作为基督信徒,都愿意听主耶稣的话,爱天主并行他所吩咐的。可是,我们却常常做不到。
甚至在所有的东正教圣像画里,只要是有十二门徒的画像,通常来说圣伯多禄,永远都是排在宗徒们的第一位,在耶稣基督右手边醒目的地方,没有人质疑圣伯多禄的首席地位。
(路22:26-27)而耶稣为门徒们洗脚的榜样,也充分地表现出他是为他人服务和牺牲的君王。
当耶稣的朋友拉匝禄死亡时,他悲伤地哭泣;他完全接受他门徒们的软弱和怯懦,并宽恕把他钉死的那些人。要知道,在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一般并不认同慈悲的行动,反而认为慈悲是弱者之举。
如果丈夫或妻子在家庭之外找人性的安慰,无异于像厄玛乌的两个门徒离开了耶路撒冷一样。因为躲避痛苦,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