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多的人怀有的是一种朝拜而虔诚的心情,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乐和对上主耶稣基督的无限希望。 当我距教堂还远时,已隐约地听见了那美妙而令人舒畅的圣歌。
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喜乐和忧虑,生活的计划,家庭和工作的问题,内心的期待和希望,以及人类此时此刻所处的不安和焦虑”。
但逐渐萌发壮的信仰,此时却遭到仇教者和宵喜小诸多陷并破坏,期中更屡次火烧圣堂。一八六五年,南部大地震,圣堂牆壁倒塌大半,经良方济神父在教友支援下修建如初。
十年来,总共有四任营长,李文香、程武,李德维弟兄和现任营长韩宇姊妹,每个成员各司其职,为这个家庭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音乐服务,是分享营不可或缺的一个结构,是团体活动的重要部分。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70岁的柯师父每天抄圣经抄到凌晨;李兰英阿姨在家坚持读2遍《格林多前书》,并把不认识的字写在纸上,带到教堂问年轻的教友,因背14封书信的名字而错过下车的站;慕道者吴爱华在抄完
心连心服务中心邀请了可敬的李主教与老人们一起度过了这美好的一天,在感恩祭中,沧州和温州的教友因着信仰也和我们一起向天主献上了感恩祭,主教说:在天主的祭台前我们不在分沧州和温州,我们都是一家人。
献县夫妇恳谈会得到教区李主教的全力支持,并在每届原始周末举办的同时献祭祈祷;教区婚姻家庭委员会主任金春路神父在8月份的换届选举中成为献县夫妇恳谈会主席团成员,为献县夫妇恳谈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在上周新学期开始后,他没有像以前一样按时回到工作岗位上,而是写信告诉校长李察.科尔卡(RichardKolka)自己要辞职。
1947年入通远无原罪小修院;1954年进教区耶稣圣心大修院;1960年至1962年在西安灞桥钢厂工作;1963年至1977年迫于时局,在家务农;1978年回通远继续完成学业,1981年3月1日由凤翔教区李镜峰主教祝圣为神父
以澳洲悉尼天主教华人团体作为个案研究悉尼天主教华人团体牧民助理李尚义教友前言(Introduction)团体对礼仪生活的理念(ConceptofLiturgyinCommunityLiving)根据《礼仪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