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了由厦门教区蔡炳瑞主教主礼的追思弥撒。蔡国全神父、严荣波神父、刘恒平神父、林勇泉神父、赵银城神父共祭。教区玫瑰圣母传教女修会的10多位修女以及来自各个堂区的教友500多人参与了弥撒。
4月7日,张顺明神父骨灰安葬在南充西山本笃院神父岩墓,神长教友800余人参与追思弥撒。
逾3000名教友、坊众及旅客站在牌坊前的68级石阶上参与了圣体年感恩祭典,场面之大,为40年罕见。教区为鼓励所有教友参与上午10时的圣体年开幕庆典,取消了各堂区上午8时后的主日弥撒。
国家在俗性的原则在于权力的健全区分,这种区分一点也不等于彼此对立,也不排除教会在尊重各方权限下,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教宗强调:“这种概念应该让教会在它的组织上和使命上更进一步地发展它的独立自主”。
过去没有教堂时,教友们只要听到某地方有神父做弥撒、讲道理,都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儿去参与;而现今神州大地的圣堂像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但教友们有多少人能去参与教会的各项活动呢?
连原来很少参与堂区服务的教友也表示说:“我们做的很不够,以后要经常为堂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年动乱后,教会获得了自由,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大小教堂在各地拔地而起,教友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宗教信仰生活。
主日则到距此五六里的红桃园村参与弥撒,自教会开放30多年来,一直如此。教会逐渐开放后,教友信德的火花再次点燃。初时在教友家祈祷,后来在院子里搭棚参与弥撒。期间多次向政府要求教产,解决教堂问题。
尤锡久神父作为安东尼奥的翻译,始终陪伴左右,认真将避静道理精准的翻译给参与避静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使每位参加避静人员都受益良多。
每个主日天大家都参与弥撒,很多情况是人在心不在。圣经上告诉我们: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