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教产,没有教堂,没有神父,本地和外来的教友居住比较分散,很多教友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信仰。
除了植树,王神父平常也会与本地农民和教友讲解沙漠化、沙尘暴的问题,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宗留意到传教士的减少已有一段时间,不过,教区神职和修会会士倒是有所增加,本地司铎在数量上的增加形成了传教合作的新形式:一些年轻的教会开始派遣司铎到本国或本大陆其它国家缺少神职的教会。
信德文化研究所李荣品神父为此呼吁各地教会负责神长重视对新领洗者的信息登记工作,最好能给每一位领洗者都颁发领洗证,对他们的信息进行详细登记,这样既可为教会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又对促进本地福传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我们知道城市化与移民及牧民照顾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不是任何一次研讨会可以解决的课题,所以对这些议题只是开始的尝试性的探讨,许多的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如信仰团体与本地团体的关系,刚才我们的孙主教提到
刚开始时没有一个是本地教友,都是外地来的。去年主教委派了神父自此后就是家长了。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回去后会更加的爱移民来的兄弟姐妹,在牧灵上帮助他们,更加地爱天主,让他们在生命上更有新的成长。
这些民谣恰是天主教作为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之后,适应本地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流传的天主教民谣多不知作者之名,但却是神长教友们的智慧结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区根据教宗文告和信德年牧灵指引,发布了主教牧函,结合本地实际,对神长教友予以训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更多的地方教会有步骤地组织大家学习圣经、教理、梵二文献并积极投身福传使命,以期增加知识
有个本地小教友说:比过年还热闹呢!老会长说:“今年的朝圣教友有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年轻人多,二是新面孔多,三是献仪多。”由此可见我们的福传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教会有了活力。
而我们要发展,就要根据本地本人的具本情况,改变这个人为的规定,经过了解望教者没有大的恶习,就可以给他们付洗,但领洗后的再培育是十分重要的,就如一只刚出土的幼苗,承受不了狂风暴雨,所以刚领洗的教友,更需要福传者的悉心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