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一生是完全的自我奉献,是派遣祂的天主圣父,给世人的一份礼物。祂的一生就是“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压制的人,因为天主同他在一起。”
生命是与他人一起分享生活,而非自我封闭。」教宗最后期勉青年在困难时刻转向我们的母亲、圣母玛利亚。
天主伸手帮助我们走出自我,使我们内的「杰作」一跃而出,那是我们蒙召成为的样貌。为此,教宗敦促众人聆听天主圣言,倾听信仰内的弟兄姊妹。我们一旦察觉到耶稣充满爱的眼神,我们的生命就会有所改变。
教宗重申他在从南苏丹返回罗马途中的机上记者会的讲话,称这些战争是“一种自我毁灭”。“面对这些情景,我们心中愈加渴望和平与正义。
这意味着“收敛我们的自我”,因为“没有谦卑就无法同道偕行”。
他的一生可圈可点,不乏因没有追随主走上祭台的遗憾;也有为了教会甘愿自我奉献的种种事迹;更有鼓励子女走上圣召的决心;还有关心下一代的爱心。愿我们的主因他在世的做工,恩赐他早登天乡与天父相聚。
“工作一旦非人性化,不再是人通过为社会服务来实现自我的工具,而成为一场急剧的利润竞赛,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当工作的目标不再是人,而是生产力时,悲剧就会开始。人变成了生产机器”。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即是:人封闭自我。那么我们自问:我如何回应天主的邀请呢?我的日常中我有给他空间吗:我生活的质量有赖于我的事业、我的自由时间或是对上主和兄弟们,尤其为最有需要者的爱呢?
构建自然与人的和谐过程中,作为个体的基督徒没有各种环保组织的强大力量,却可以从自我做起。食的方面,可以拒绝使用免洗餐具,而代之以自己的碗盘,可以循环使用者。衣物方面,可以拒绝购买动物皮草的衣物。
教宗说,圣诞节成了学习天主奉献自我的节日。在圣诞节,我们购买大量礼物,教宗说,真正的礼物则是:彼此赠送某些属于个人自己的东西!彼此赠送我们的时间。把我们的时间开放给天主。这样就会解除骚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