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可能相遇,应被倡导上世纪50年代,当我还在鲁汶读书准备要去中国时,每次我们修士在饭厅用餐,JacquesLeclercq所写的《雷鸣远的一生》都会被大声地朗读,而我们则边吃饭边安静地聆听
今天,让我们在这里再次聆听天主的声音:‘亚当,你在哪里?
因为,在人彼此相识、彼此交谈、彼此注视、彼此聆听、接纳对方长处的地方,什么都会出现。托朗枢机解释说,以上这些是每个宗教各自圣德和真理的价值,即使我们知道耶稣是真理。
这几天罗马天气炎热,参加公开接见活动的病患被安置在保禄六世大厅内,他们在聆听要理讲授之前,先与教宗一起诵念圣母经。
我们除了在主日弥撒中与上主相遇,聆听祂的话,领受那使我们与祂合一,与彼此合一的圣体圣事之外,也应该参加避静和神操活动。
我们应该始终准备好聆听和接纳圣神的建议,祂会把我们引入一切真理(参:若十六13)。
彼此对话德阿维兹枢机强调,与其说这趟访问是吹毛求疵或判断情况,不如说是接近苦难和聆听困难。这是未来还会继续采取的模式。
许多人的得救过程都始于聆听耶稣或请求身体的痊愈,之后才归向耶稣,感受到救恩。教宗继续说,耶稣已经上到天父那里,在那里,祂依然在转求,每时每刻为我们转求。这是事实。
最後一位受派遣者圣子,被人唾弃、判刑,不被聆听,甚至被杀死,却成了屋角的基石。这个故事从爱情美梦开始,好似一段爱情故事,後来又似乎以失败收场,但却是以天主伟大的爱结束。
这圣言若被聆听,一定能结出果实,因为天主通过我们通常无法验证或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亲自让它发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