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德肋撒姆姆的修院听说当加尔各答之家的孩子缺乏糖,一个四岁的印度小孩回家对父母说:“我想以后不再吃糖了,把这些糖拿去给德肋撒姆姆。”这个小孩子实在是“心小爱大”。
记得在那寒冷的黑夜,顶着寒风,忍着雪花打在脸上的疼痛,我们紧抱着孩子回到了茅屋之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咱们二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门徒之家好温暖!
今天清晨,教宗在圣女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圣祭时围绕第一读经《宗徒大事录》中保禄和巴尔纳贝的形象讲解了道理。《路加福音》在上主两人一组派遣七十二名门徒一段中也提到了他们。
期间,邀请了“伊甸之家”的刘可景教友为大家讲授“自然家庭计划”的课题,生动的分享,精彩的内容让大家耳目一新,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婚姻的神圣性,并对如何做好婚后的自然家庭计划给出了明确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纵然我们想让儿女免除一切痛苦,可是他们还是免不了三病五灾,上至王侯子弟,下至布衣之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
——记宜昌堂口乐传福音的王安云作为一个外地的教友,来到宜昌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找自己的“信仰之家”——天主教堂。在宜昌堂口一位老婆婆的关怀下,让我很快找到了这个“娘家”,并与之融为一体。
这座巍峨的教堂广场旁边有一条小路,名叫“主教座堂小街(Domgasse)”,街门牌五号写着“莫扎特之家”,这是公元一七八四年至一七八七年间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居所。今天,这座房屋已成了纪念他的小博物馆。
(斐1:20b)此刻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心中不断默祷:“主,甘将一生献给你,今将一切献给你,皆因一切全是你所赐……”依依不舍地告别上川岛后踏上了归程,于午夜子时回到湛江的尘旅之家。
从罗马圣母大殿首次为中国灾民鸣钟和默哀,到华北黎明之家一群天真无邪的残疾孩子们每天用童心与纯真的祈祷支援灾区……随着救援队伍开始撤离,失踪者获救的可能性已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