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一到过年前,家家户户大人小孩手里捏着各式各样的定量票据,在天寒地冻的露天里排着长长的队,购买不多的过年物质。
听到这个消息,我又喜又怕,毕竟在那个年代,手术是件可怕的事情。夜晚时,我从心里呼唤着天主:主啊,我的灵魂是你赏赐的,现在将要交还给你;我把孩子也交在你手中,求你保佑她不要丧失了灵魂,让她有个好的归宿。
父亲虽然没上过学,但他聪明好学,在当时那个社会年代里还算是小有名气的人,也是多数教友们敬仰的人。
爷爷生于1934年,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听爷爷讲,他9岁的时候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大的磨难,刚成家的哥哥死于一场意外。
笔者采访时,她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那还是城镇居民每月口粮二十八斤半的年代,一次正是午饭时间,一位外地老大爷乞讨上门。
在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他被一群人揪出来批斗,带头的是他的学生阿旺。祖父被关进牛棚写检查,他蹲在地上,洋洋洒洒几大页。第二天,阿旺接过来一看,满纸文言文,愣是没读懂。
我是在读小学时学会念玫瑰经的,遗憾的是我在一生中虚度了数十年光阴,那是一个特殊年代,没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没有人身自由。因此,我只能很肤浅地谈谈我对玫瑰经的感受。
——题记音乐的空白年代坦白地说,在音乐方面,我的确是个没有天赋,甚至五音不全的人。小时候,老师要组织歌唱团,但要求参加的学生必须通过试唱,就是唱一首自己耳熟能详的歌曲。
纸张会变黄,油墨会疏淡,但这500期所传递的教会信息,呈现的鲜活信仰见证,早已铭刻在不同年代神长教友与读者朋友的心中了。有人说,“信德”是当代地方教会的最好见证人。
提起那个动荡的年代,老人有些感慨。在我起身告辞的时候,老人握着我的手,目光坚定地说:神父,今天就是把我的脑袋揪下来,我也信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啊!当时我也暗下决心:今天就是有千难万险,我也要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