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名婴儿付洗之前,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谈到圣史路加在当天的福音中叙述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事迹说:天主子自由地作出选择,为的是服从父的计划,承行父的旨意,爱人类,直到在十字架上祭献。
圣若望十字他以超性的爱和敬礼来举行弥撒。有一次,当他宣告祝圣祷词后,他的脸射出一道光辉,许多在教堂内的人围聚祭台前,注视这奇妙的光辉。
听过很多信仰的见证,诸如生病求主得治愈后而变得热心,困境求主得富裕后慷慨地捐献,看到奇迹后热情澎湃地宣讲等等,虽有所触动,但似乎总不能深刻地打动内心,也许是自己心硬的缘故吧!
辅祭人员手提香炉、高举十字架为前导,紧跟着的是执烛、羊鼓队、圣母轿、主祭、辅祭、读经员、唱经班、教友,近千人的游行队伍举着中华圣母佑我中华、和平之后为我等祈、罪人之托为我等祈等横幅,在鼓声和歌声中穿过小巷
祂施行增饼奇迹后,看出热情的群众「要来强迫祂,立祂为王,就独自又退避到山里去了」(若六15)。教宗说:「耶稣并不好大喜功,不为胜利的滋味所蒙蔽。
山路盘旋曲折,部分路段异常陡峭,因而,徒步前行确是艰苦,确能体会到吾主耶稣当年背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是多么的辛苦、艰难。站在第十四处向高处望去,古色古香的圣母堂尽现眼前。
他们没有让莲独自上路,她们犹如陪伴十字架下观看着耶稣死亡的妇女。莲于三月十日在这些朋友怀中离世。在痛苦之中,也总有人来给别人生命力,苦难可以让人们彼此接近。这是一个奥秘!
教宗说,“耶稣为我们死于十字架上便是一个最好的实例”,祂“交付了一切,为使一切都获得宽恕”。
接着,教宗提到福音中“耶稣显圣容”的奇迹。教宗表示,这是“耶稣使命中关键的时刻出现的一幕,那时反对和拒绝在祂身边蔓延。甚至在祂的门徒中,大都不理解祂,离祂而去,其中一位要出卖祂”。
基督的全部生活是不停教训,他的缄默、他的奇迹、他的行动、他的祈祷、他对人的爱、他钟爱弱小者的心、他为救赎世界死在十字架上,以及他的复活,都是实现他的话和完成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