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曾尽倾家私,创办震旦大学的中国著名天主教人士马相伯与天主教知识分子英敛之,于1912年7月上书教宗庇护十世首倡在北京创办教会大学。
云南胡教授:倾读《信德》4月10日第四版“各抒己见”栏,陈婷教友提出来的两个问题,想谈一下个人的看法,请您们指正。
唯有在那一刻,我们所说的话才称得上是言之有物,也就是天主的回音,而不是更多垃圾倾倒在垃圾堆里的声音。如此沉静地,天主赋予了我们一份奇妙的礼物。圣诞歌曲也是这样歌颂着。
我的儿女们:好久以来,一股不可言状的情感催逼着我,总想把内心珍藏了很久,关于思考你们灵修的潮水倾流给你们,以求你们能够生活在天主恩宠与光明之中,做一名顺服的天主儿女。
教宗说,今天需要用新的语言来再次宣讲天主是爱,今天的人类已经不再明白基督在十字架上倾流的鲜血是为赎我们的罪,令所有的人都能得救。教会存在,正是为了宣扬这个真理,即使教会受到丑闻的伤害。
你要瞻仰祂出于慈爱所倾流的圣血,让祂的圣血净化你。这样,你总能重获新生」(第123号)。耶稣的逾越不是过去的事件;反而因圣神的大能永存不灭,使我们以信德能在受苦的人身上看见和触摸到基督的血肉。
在那里,上主倾听了受奴役者的呼声,解放了他们,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百姓。天主以这种方式显示自己是他们的拯救者、救赎者。天主使一无所有者获得了一种超越他们一切想象的生活。
随后和一位昆明的朋友(熊世文先生)展开来深入梳理文献时,竟然在下卷第二十七至二十八页里找到更详尽的文字:“问曰:人于临终之倾,痛悔之情既切、告解之愿亦恳,但无神父以行告解之规,亦得彼罪之赦否,曰:……虽无神父
耶稣基督:祂知道自己有被迫害及死亡的危险,甚至祂祈祷时也血汗倾流,然而选择继续去爱人。
如果基督—天主的羔羊—没有为我们倾流了他的血,我们就会没有希望,我们的命运和这整个世界的命运就无可避免的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