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五一我们团体去渭南朝圣。那边有位白神父,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培养着山区里的孩子们。那次西堂主保瞻礼,他带着他的“童子兵”赶过来。
在此苦难的当口,神父毅然于1929年7月,离家赴献县公学,就读于修生预科班,奉献自己给教会给基督。神父努力上进,德学兼优,成为圣母会会员,并担任领袖之职。
姥娘董氏,圣名加大利纳,1925年生于一虔诚的教友家庭,其父为小堂口的会长,敬主虔诚,所以姥娘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公教教育,后经教经言要理的贞女丁大姑介绍,嫁到了大堂口尖山圣母朝圣地胡庄。
1865年(清同治四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进入中国传教。该会会祖为南怀仁神父(1823-1868,Fr.TheophielVerbist)。
在刘氏25岁时,他曾经为佘山教堂绘制了一大幅油画。这时期,他还为董家渡教堂画了许多油画。这些作品多为“仿制品”,体现了“耶稣事迹”样式移植的一种传承关系,而这种传承关系是在西方模式中体现其价值所在的。
当天是圣母的净配、普世教会的主保圣若瑟瞻礼,也是教宗方济就职一周年纪念日。教宗以圣若瑟为题,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6万多名信友和朝圣人士作了要理讲授。
圣母虽然卑微,她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却比其他任何人都大,是名副其实的天主的‘影响者’。
教宗在莱斯沃斯岛探望移民谦逊的圣母并未顾影自怜,而是全神贯注地仰望天主。
最近,我随无锡教友朝圣团去福建长乐"玫瑰山庄"朝圣,途经温州,在温州南堂、西堂朝拜圣体,看到新建的圣堂建筑,颇有感触及启示。
教宗方济各8月15日圣母升天瞻礼、韩国国庆日,再次令人出乎意料。他没有按原定计划乘直升机抵达韩国第五大城市大田,而是改乘火车奔跑了1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