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贤们敬虔慕道,信仰上帝,其所信仰的上帝与希伯来上帝具有同样的品质与位格。中国的现代文明不仅要建立在“术”和“制”上,更要建立在终极的“道”的基础上。
可惜的是,即使这些「自力成功」的人愿意归功于生肖,星宿,磁场等等「新时代」思想的「最爱」,却就是不要归功于一个位格神。
我们看创世纪第22章中这样记载我们的“信德之父”亚巴郎献爱子依撒格给天主做全燔祭的过程。老人得到了天主的指示,把他唯一的爱子在天主指定的摩黎雅地一座高山上献做全燔祭。
圣保禄称基督徒团体是“我们供职所写的基督的书信: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以生活的天主圣神;不是写在石版上,而是在血肉的心版上”(格后3:3)。
换句话说,祂是那位“我们”,是的圣父的和圣子的神圣“我们”,是不同位格间维系的纽带,[2]也正是教会的统一原则本身,确实是源于几个位格的“唯一奥体”。
美籍华侨汤艾琳女士等几位华侨教友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他们通过辅友中心为短期留学美国或进修的大陆学者服务的感人故事及美好见证。辅友中心的房舍一、一位华人教友的故事汤女士出生于台湾一个老教友家庭。
利玛窦卒后不久,艾儒诺神父用中文著书《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是中文最早记述利玛窦事迹的著作。1601年,苏儒旺神父出版了《天主圣教约言》,这本要理问答和护教著作,文风清新,语言简洁。
这一时期台湾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穆启蒙编著的《天主教史》,赖诒恩著、陶为翼译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樊神父(OctaveFerreux)著、吴宗文译的《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等等,这些著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期大陆天主教史研究的不足
我们本是罪人,但赖天主仁慈、圣母转祷,这呼求得到了圣父的垂听。
能够“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赖主恩佑,赐我此福——与我同住共处的阿牛神父,正是这样一位肝胆相照的朋友:人如其姓——勤劳如牛,善良如牛,实在温厚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