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青年也包括在内,“他们有创新和积极改变的重大潜力”。教宗在信函中清楚写道,为了应对饥饿和贫困,我们不能满足于“抽象的策略或无法实现的承诺”,而是培养由集体行动产生的希望”。
她近年尤其勉励青年说:「你们要对未来有信心,尽力实现你们的愿望。」关於她喜乐的秘诀,她说:「倾听基督的声音并顺从祂的圣意。我一生都在想:上主把我放在哪里,那里就是最适合我的地方。」
两位青年教友选择突破习俗而放弃高额彩礼,树立了良好的教友表样,也获得了神长教友的肯定和赞扬。两位选择“零彩礼”的新人表示,双方都是老教友家庭,自幼接受来自父母的信仰教育,觉得不应该和世俗风气同化。
青年“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社会的福祉取决于他们能否发挥天赐的恩典与才华,以及能否秉持自由且慷慨的精神回应时代和他人的需求”。(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两千年来,教会在罗马推行其使徒工作,宣讲基督的福音,投身于爱德工作,教育青年,照顾受苦者,为我们中间的最弱小者服务,培养各种才华。
8月20日傍晚学员们到达台北桃园机场,受到了柳学文神父一行的欢迎,当晚入住剑潭青年活动中心,21日到达台北文生青年中心正式开始培训课程。
广府培育中心是一个青年信仰的培育基地,金若翰在这里的志愿工作中找到了生活方向,提升了信仰。《奉献》这首歌中提到:人生匆匆,怎能白活,默默无声的奉献,主最喜悦。这几句话道出了金若翰的心声。
(迦5:16-17)正如教宗在访问智利时勉励所有青年成为撒玛黎雅青年,绝不遗弃任何卧倒在地的人;成为帮助基督背负十字架的青年,分担弟兄们的痛苦;效法匝凯,他将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心转化为团结互助的心;效法年轻的玛达肋纳
目前“仁爱之家”的全家福信心,鼓舞着她张凤娥的“仁爱之家”救助站已经走过了8个春秋,眼下站上仍收养着4个人: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个20多岁的智障青年,一个患癫痫病的女孩儿,一位患脑瘤的50岁女教友。
不能拿儿童和青年做试验。他们不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